疫情之下新加坡飛成都全程記錄

2020年05月05日   •   2萬次閱讀

近期看到有很多朋友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從全球各地飛回國的經歷,流程上大同 小異,個體上各有千秋。筆者前幾天從新加坡飛成都,這幾天在隔離中,有些空餘時間,也嘗試記錄一下這份不同往常的經歷。

1

因為必要,所以成行

疫情之下,真的必須要飛嗎? 我相信,在出行之前,每一位朋友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並且做出綜合衡量,才決定是否成行。很多國家政府、公司、學校,還有其他機構,都在反覆提醒自己的公民、員工和學生,疫情中,非必要,勿出行。有的甚至還給出嚴格規定,如果因出行帶來感染,需要承擔後果。如新加坡政府就明確表示,若公民和PR個體,在疫情期間執意出行而被感染,需要自己承擔相關檢測和醫療費 。

因此,疫情期間,若出行,需必須。

2

旅途風險主體

對出行中的個人來說,有被感染的風險。涉及到這個風險的,主要有三個主體:

A - 旅客自己,也就是出 行的你

B - 其他同行旅客,也就是像你一樣出行的許多其他個體組成的群體。但是你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情況,有可能有個別的已經是感染者,也有可能全部健康

C - 機場工作人員、機組人員、海關防疫人員、 境後隔離酒店裡的工作人員,還有從家裡到機場路上的計程車司機(建議選擇乘計程車去機場,降低風險) 對A而言,也就是你自己,風險很低,因為你應該非常清楚自己的健康狀況。而且,你應該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負責。換句話說,作為個體的A,如果自己很健康,出行中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被B或C傳染。如果A 身已經被感染,或者疑似感染,請一定要如實彙報,且主動做好防護隔離措施,避免傳染給B或C。

B的風險很高,因為你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情況,是否已經被感染。

C的風險中或低,因為他們一方面需要面對許許多多的A和B,另一方面自始至終都有採取最嚴格的防護措施,可能除了計程車司機外。

了解這些風險主體,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若健康,保護好你自己;你若感染,避免傳給他 。

3

出行準備和防護

下面,筆者分前期準備和途中防護兩個階段說明。

3.1 前期準備

3.1.1)確認身體狀況 首先,如果你確信自己健康狀況良好,沒有接觸過被感染者,也幾乎不存在被感染,那麼,出行之前那陣子,請儘量呆在家 ,儘量保護好自己,減少一切可能被感染的機會。筆者在出行前一個月,便開始每天記錄體溫,上下午各自一次;出行前的兩個多禮拜,為了保證絕對安全,加上因為新加坡的Circuit Breaker,筆者幾乎沒踏出家 半步。

其次,如果你已經出現感染症狀,或者懷疑但不太確定自己是否已經被感染,那麼,建議你立即取消或推遲行程,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如果你確確實實需要出 行,那請你一定要如實填寫健康資料,主動防護,並且將自己與人隔離,以便保護他人。其實,這種情況,即使你想要出行,到了機場也是大機率會被攔下來。

3.1.2)購置防護裝備 請提前購置好防護裝備, 如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橡膠手套和搓手液等,以供旅途中使用,保護好你自己。關於防護服,請注意防護標識和標準,Category III或IV,Type1到Type6等,數字越小越好。不同國家和地區,標準略有不同。一般防護服上面都有標明,它達到了什麼標準。

筆者用的是Type5和Type6的。出發前,筆者經初步查資料和打聽,乘飛機的話,Type5夠用。此處若有不當,請專業人士指正。

圖1 - 防護服上的標準

3.1.3)調整飲食 最後,出行前一兩天,請注意控制飲食, 如減少攝入主食,排空腸胃,只吃魚肉、牛肉、雞蛋、蔬菜和水果等。出行當天,吃半飽,避免喝很多水,這樣可以儘量減少飛行途中上衛生間的需要。

筆者出行當天早上,特地只吃了兩個水煮蛋、幾片滷牛肉,喝了大概300毫升水,然後從新加坡家裡出門,到入住國內隔離酒店,中間超過10 小時沒上衛生間,超過12小時沒吃沒喝,狀態良好。

當然,從新加坡回國是短期旅行,對比歐美回國的朋友,路上輾轉幾時個小時,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3.2 途中防護

3.2.1)穿戴防護

建議在家就穿戴完整,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還有手套。尤其是N95口罩,非常緊,可能會勒臉,最好在家戴上,調整到一個相對舒適的位置。然後戴眼鏡的朋友,如果近視程度不高,可以考慮取下眼鏡,只戴護目鏡。戴手套需要注意幾個細節,新加坡出關和國內入關,需要按指紋,通常為雙手的大拇指。因此,在出門時,可以將右手手套拇指處劃開,露出拇指,出關之後,換一隻新的手套即可。到國內入關時,可以採取類似操作。同時備好搓手液,或者你也可以使用海關處提供的搓手液,及時消毒。

因為擔心N95口罩太悶,筆者在家出門時,戴的醫用防護口罩,到機場沒人的地 ,才換上N95口罩,結果沒完全調整好,加上戴有眼鏡和護目鏡,然後時間久了導致鼻子和臉頰都被勒得非常疼,幾天了傷痕還沒完全消失。這個經驗教訓請留意。

穿防護服會比較悶熱。筆者出發時,上身只穿了件T恤,途中幾次都悶出一身汗。不過,安全第一,相對病毒,汗水不算什麼。只是注意,出汗後避免吹風受涼,否則可能感冒。最讓人容易感到「冤枉」的,估計就是回國途中感冒了……

3.2.2)準備行李

特殊時期, 行李件數越少越好,能託運的儘量託運。因為你攜帶的所有行李,尤其是拎上飛機的行李,都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建議到酒店或到家後,對所有的 行李,都及時進行表面清理和消毒。

筆者把需要託運的行李箱,在出發之前包裹了幾層保鮮膜, 用透明膠封好。這樣到達後,可以隨時消殺,到酒店後,去掉保鮮膜包好扔掉即可。

隨手行李里,最好準備幾隻備用手套、口罩、一小瓶搓手液和一支筆。

3.2.3)去機場

建議乘坐出租 ,通過Grab或電話呼叫,保留記錄。在計程車上,筆者坐在副駕後面的座位,跟司機保持對角距離。

其實還可以跟司機提出,打開窗戶玻璃,比如,副駕和司機後面座位的窗戶玻璃,打開10公分左右,保持空氣沿對角方向從前往後流通,在你和司機之間形成 道屏障。

特殊時期,司機應該不會拒絕乘客的開窗要求。筆者就是這樣做的。

圖2 - 汽車對角通通

3.2.4)取登機牌

到達機場T1後,第一眼就發現,昔日繁忙熙攘的機場大廳,如今卻是空空如也。接下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值機工作人員給你測體溫、記名字,給你表格讓你填,主要是說明身體狀況和過去14天的旅行記錄。請仔細如實填寫。然後,領登機牌,辦行李託運。註:第一次測體溫

圖3 - Check In

3.2.5)出關

新加坡的機場出關,非常簡單。筆者這次也不需要排隊,甚至前後都沒其他人,除了幾位工作人員外。

走自助通道,按指紋出關後,有一位工作人員,微笑著上前測體溫,正常即放行。

之後往候機廳 ,筆者可以看到,沿途乘客寥寥無幾,很多免稅店都已關門,各種休閒餐廳也大多關閉,僅有少數幾家在營業。失去了往日的紛繁,整個機場顯得十分冷清落寞,不免讓人十分擔憂新加坡今年的經濟。

註:第二次測體溫

圖4、5 - 機場免稅店

3.2.6)登機

在候機廳門口,不出意外,筆者看到,這趟航班的大部分乘客都是全副武裝,防護服、口罩、護目鏡,還有手套,保護得很周全。也有少數乘客只是戴口罩,沒穿防護服。

安檢後,進入候機區時又有一次測體溫。然後幾乎沒有等待,立即登機。讓筆者當時有點納悶的是,短短几十米後,在登機的廊橋上,怎麼又有一次測體溫。此處,應該是有的乘客在候機廳會等上一兩個小時,為了穩妥起見,那麼有必要在登機前再次確認一下體溫。

註:第三、第四次測體溫

圖6 - 候機廳門口

飛機上坐下來後,因為身體出汗和機艙相對低溫,筆者的眼鏡很快變得十分模糊,幾乎什麼都看不清。這種狀況持續了至少半個小時以上。所以前面筆者建議,如果近視程度不高,可以考慮取掉眼鏡。

筆者防護服里穿的T恤,背上也幾乎都汗濕了。沒辦法,等身體不再出汗的時候,為了防止背部透風受涼,筆者讓背部緊貼座位靠背,讓汗水慢慢蒸乾。

3.2.7)飛行

機艙里,所有乘務員都是全副武裝。他們的防護服上還印有航空公司標誌,護 目鏡看著也是飛常精緻輕巧,應該是特地為他們這個群體量身定做的。

飛機上的瓶裝水,還有午餐,都用袋自封裝好了,放在座位旁邊。不過筆者都沒有碰,不是懷疑水和食物不安全,是筆者不想打開自己的口罩。

飛行的4.5小時里,空哥前後給每位乘客測過兩次體溫,貌似沒發現異常。

註:第五、第六次測體溫

在飛機上,乘務員還給了兩張紙,一張需要乘客填寫航班信息和目的地等,一張需要乘客簽字聲明。

所以,自己隨手行李里,最好提前準備一支筆。特殊時期,也不好找乘務員或其他乘客借。

4

到達和海關防疫

這次回國,算是讓筆者親身經歷了國內防疫工作的迅速、高效和全面。

4.1 到達

大概下午3點30分,飛機降落。筆者看到,在停機坪上,全副武裝的海關防疫工作人員早已準備就緒。

機艙打開後,幾位防疫人員登上飛機,手裡拿著乘客名單和紅色、黃色標籤,大圓形貼紙的那種,先是廣播,提醒任何有症狀或疑似的乘客,自己主動提出來,並說明如果故意隱瞞造成感染,會受到相關法律制裁。

然後,好像是根據體溫和過去14天的旅行記錄,他們找到兩位乘客,給他們貼上紅色標籤, 給另外四位乘客貼上黃色標籤。我旁邊的一位哥們,被海關人員找上,說去年11 份去過西班牙,於是也成為黃標之一。隨後,這六名乘客, 即被海關防疫工作人員帶下飛機,護送上一輛大巴,單獨拉走。 剩下的乘客,都是綠色,不需要貼標籤。大家依次走下飛機。名防疫人員守在台階下面,其中兩位拿著噴灑器,給每一位乘客的手提行李,噴消毒藥水進行消毒。然後,乘客按照指引,來到三四十米遠處的大巴上。巴司機所在的駕駛區,跟乘客區之間,用透明塑料膜完全隔離。

不到十分鐘左右, 巴把乘客送到一個休息檢疫區。大家下車進入休息區,按指示分散坐下。此時,工作人員提醒大家,脫下防護服帽自,摘掉護目鏡。這麼做,其實就是讓剛出機艙的乘客稍作休息,尤其是讓頭部暴露出來,恢復自然體溫。

還有,此處禁止拍照。有一位乘客拍照了,結果工作人員走上去,看著他刪除照片。

此時,大概已經是下午4點15分。

圖7、8 - 到達機場照片

4.2 測溫、檢查、面試、核酸檢測

休息了大約五分鐘後,工作人員通知乘客,保持前後距離,依次通過紅外檢測通道。走在筆者前面的一位小伙子,被重新拉回休息區了。筆者一次通過,一切正常。

註:第七次測體溫

緊接著,筆者把在飛機上已經填好籤字的表格,給一位工作人員檢查和簽字。然後,看到有好幾個那種小攤位似的工作人員和桌子,筆者按指示去到1號攤位。工作人員態度很輕鬆,開始對筆者進行面試,詢問過去14天去過哪裡,有沒有去過公共場所,有沒有宰殺過野生動物,還有是否有發燒咳嗽之類。筆者坦誠相待,相談愉快。工作人員在問到筆者的家鄉後,還跟筆者開了個玩笑。很快確認結束後,工作人員在同一張表格上簽字後,讓筆者帶走,進入下一個環節,核酸檢測。 筆者被分配到第5號檢測處,進行核酸檢測。醫護人員動作很熟練,讓筆者打開口罩,先做鼻腔拭子取樣,再做口腔咽喉。前者有點異樣的難受,像是游泳嗆水了。後者特別難受,差點引起筆者嘔吐。做完後,筆者趁機扔掉戴了7個多小時的N95口罩, 桌上的消毒液給雙手和手機充分消毒,再戴上提前準備好了的新的醫用外科口罩,頓時感覺呼吸輕鬆多了。

此時, 概已經是下午4點40分。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