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感受到了2023年的生活成本壓力?從水費、交通費、房價,到菜飯、牛奶、麵包,樣樣東西都漲價,讓人吃不消。新加坡2023年度關鍵字投選活動的結果,也反映了這一現實,在六個候選字中,「貴」以42%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其他五個字,成為最能代表2023年的字。

圖源:雅虎
那麼,新加坡在2023年到底有多貴?我們來看看一些數據和事實,分析一下導致物價上漲的原因,以及政府和社會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01 水費、交通費、房價三連漲
2023年1月1日,新加坡的消費稅從7%上調至8%,這是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上調。政府表示,這是為了應對未來的財政需求,特別是在醫療保健、教育和社會保障方面。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援助措施,幫助國人抵消消費稅上調的影響,例如定心與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 for GST)、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CDC Vouchers)和消費稅補助券(GST Vouchers)等。

圖源:雅虎
然而,消費稅並不是唯一讓新加坡人感到負擔的因素,2023年,新加坡的水費、交通費和房價也都出現了上漲。水費是新加坡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開支,今年新加坡的水費將分兩階段上調,第一階段從1月1日開始,第二階段從7月1日開始,每階段的上調幅度為5%。
這意味著,到了2023年7月,新加坡的水費將比2022年高出10%,政府解釋說,這是為了反映水資源的稀缺性,以及生產和供應水的成本。政府也將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的水電費回扣(U-Save Rebates),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圖源:雅虎
交通費也是新加坡人日常出行的必要支出。2023年,新加坡的地鐵和巴士車資將從2022年的12月26日起上調2.9%,相當於成人每趟車資上漲4到5分,長者、學生、低收入員工及殘障者則調高一分錢。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第二次上調,也是歷史上最高的一次。
公共運輸理事會(PTC)表示,這是為了應對公共運輸運營商的成本上升,以及維持公共運輸系統的可持續性。PTC也承諾,將為中低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提供60萬張公共運輸輔助券(Public Transport Vouchers),每張總值30元,以此減輕乘客負擔。

圖源:雅虎
房價是新加坡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2023年,新加坡的房價繼續呈上升趨勢,無論是新建組屋(BTO)還是轉售組屋(HDB Resale),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幅。根據房屋發展局(HDB)的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轉售組屋的價格指數上漲了4.8%,創下了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新建組屋的價格指數也上漲了2.9%,達到了歷史新高,房價的上漲,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需求的增加、供應的不足、建築成本的上升和市場預期的改變。
政府對於房價的上漲,表示了關注和重視。國家發展部長陳振聲在2023年10月的國會辯論中,承諾將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持公共住房的可負擔性,特別是對於首次購屋者和低收入家庭。這些措施包括增加新建組屋的供應、提高購屋津貼的金額、調整在職母親的子女估稅扣稅(WMCR)的計算方式等。
02 菜飯、牛奶、麵包也漲價了
除了水費、交通費和房價,新加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也在2023年出現了價格上漲的現象,例如,菜飯、牛奶、麵包等,都比2022年貴了不少。

圖源:雅虎
菜飯是新加坡人常吃的一種經濟飯,通常在小販中心或食閣可以找到,一份菜飯通常包括一份米飯和兩到三種菜肴,價格在3元到5元之間,然而,2023年,菜飯的價格普遍上漲了0.5元到1元,讓不少消費者感到不滿。菜飯攤主表示,他們不得不漲價,因為他們的成本也在上升,包括食材、煤氣、水電和人工等,他們也希望消費者能夠理解和支持他們的決定。
牛奶是新加坡人早餐的常見飲品,也是兒童和老人的營養來源之一。然而,2023年,牛奶的價格也出現了上漲的趨勢。根據統計局(SingStat)的數據,2023年9月,新加坡的牛奶價格指數為113.7,比2022年9月的108.8高出4.5%。
牛奶價格的上漲,主要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因為新加坡的牛奶大部分都是進口的,國際市場上,牛奶的供應受到極端天氣、動物疫情和運輸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價格上漲。

圖源:雅虎
麵包是新加坡人喜愛的一種食品,既可以當作早餐,也可以當作零食,然而2023年,麵包的價格也有所上調。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9月,新加坡的麵包價格指數為109.1,比2022年9月的105.9高出3%。
麵包價格的上漲,主要受到麵粉價格的上漲的影響。麵粉是麵包的主要原料,而麵粉的價格又受到小麥價格的影響,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價格受到全球氣候變化、供需關係和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2023年,全球小麥產量受到乾旱、洪水和蟲災等災害的影響,導致供應緊張,價格上漲。
03 物價上漲的原因和影響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加坡在2023年的物價上漲,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國際市場的波動:新加坡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對國際市場的變化非常敏感。國際市場上,原油、小麥、牛奶等商品的價格受到供需關係、氣候變化、政治風險和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價格上漲,這些價格上漲,會通過進口渠道,傳導到新加坡的國內市場,導致物價上漲。
成本的上升:新加坡的生產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包括人工、煤氣、水電、租金等。這些成本的上升,會增加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負擔,導致他們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以維持利潤水平。這些價格的上漲,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導致物價上漲。
需求的增加:新加坡的人口和收入也在不斷增長,導致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特別是在公共住房方面,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和家庭形態的變化,導致對不同類型和規模的組屋的需求增加。而供應方面,受到土地稀缺、建築周期長、建築材料短缺等因素的制約,無法及時滿足需求。需求和供應的失衡,導致房價上漲。

圖源:雅虎
物價的上漲:對新加坡的經濟和社會,都有一定的影響,一方面,物價的上漲,會刺激經濟的增長,因為生產者和經營者會增加投資和產出,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物價的上漲,也會增加政府的稅收,因為消費稅、房地產稅、所得稅等都會隨著物價的上漲而增加。這些稅收,可以用來增加政府的支出,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改善國民的福利。
另一方面,物價的上漲,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對於中低收入和弱勢群體。物價的上漲,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導致他們的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出現貧困和困境的情況。同時,物價的上漲,也會增加社會的不平等,因為不同收入和資產的人,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程度不同。
一般來說,高收入和高資產的人,可以通過投資和儲蓄,來抵消物價上漲的損失,甚至獲得更多的收益,而低收入和低資產的人,由於沒有足夠的儲備和保障,只能通過減少消費和借貸,來應對物價上漲的壓力,從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04 政府和社會如何應對物價上漲
面對物價上漲的挑戰,新加坡的政府和社會,都採取了一些措施,來緩解物價上漲的壓力,保持經濟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
政府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調整稅收政策:政府在2023年上調了消費稅,但同時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援助措施,幫助國人抵消消費稅上調的影響,例如定心與援助配套、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和消費稅補助券等。政府也在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了一些減稅和退稅的措施,例如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所得稅回扣(Corporate Income Tax Rebate)、為個人提供個人所得稅回扣(Personal Income Tax Rebate)和為家庭提供家庭稅收優惠(Family Tax Reliefs)等。
調控房地產市場:政府在2023年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公共住房的可負擔性,特別是對於首次購屋者和低收入家庭。這些措施包括增加新建組屋的供應、提高購屋津貼的金額、調整在職母親的子女估稅扣稅的計算方式等。政府也在2023年調整了私人住宅的買賣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和賣方印花稅(Seller’s Stamp Duty),以抑制投機性的需求,穩定私人住宅的價格。
調節公共服務的價格:政府在2023年也對一些公共服務的價格進行了調節,以反映成本的變化,以及提供優惠和補貼。例如,政府在2023年上調了水費,但同時也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額外的水電費回扣;政府在2023年上調了交通費,但同時也為中低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提供了公共運輸輔助券;政府在2023年上調了醫療費,但同時也為國民提供了更多的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

圖源:CNA
社會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增加收入和儲蓄:社會各界,特別是工商界和工會,都在努力提高國民的收入和儲蓄水平,以應對物價上漲的壓力。工商界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競爭力,從而提高利潤和收入。工會通過與僱主和政府協商,爭取更高的工資和福利,以及更好的培訓和發展機會,從而提高員工的收入和技能。社會各界也通過推廣儲蓄和投資的理念和方法,幫助國民建立更多的財富和保障。
減少開支和債務:社會各界,特別是社會服務機構和志願團體,都在努力幫助國民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和債務,以應對物價上漲的壓力;社會服務機構通過提供和社區組織,都在努力增強國民之間的社會凝聚力和互助精神,以應對物價上漲的壓力。
宗教團體通過提供一些精神和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幫助國民克服物質上的困難,培養一種感恩和樂觀的心態;社區組織通過舉辦一些活動和項目,促進國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進國民之間的了解和信任,鼓勵國民之間的分享和幫助。

圖源:雅虎
新加坡在2023年的物價上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也是一個需要共同應對的社會挑戰。物價上漲,既有利也有弊,既有原因也有影響。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分析和理解物價上漲的現象,以及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緩解物價上漲的壓力,保持經濟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