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在新加坡買房更難,背後有著3點原因!
- 不管是公寓買家還是組屋買家,今年買房或許都必須做出妥協,有可能還要支付更高房價才能購買到理想的房子
2025年的房地產市場將是獨一無二的,原因有幾個: 核心中央區(CCR)在售房屋供應緊張,以及不確定的經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看到多年來實施的降溫措施的結果:60%的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是否會阻止富裕的外國人湧入新加坡充滿「避風港」屬性的房地產市場,就像過去發生的那樣?
無論結果如何,有一件事是明確的——2025年的普通購房者短期內的選擇可能會減少,了解到下面這些市場大勢,或許有助於你在買房時避免遭遇措手不及的狀況。

1)隨著年齡上漲,貸款壓力正急速增加
在新加坡,買房並不是想買就能買的。在總債務償還率TDSR框架下,借貸者每月的借貸總還款額,不得超過每月收入的55%。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收入為12000新幣,目前每個月能還的貸款最多只有6600新幣。(這還是沒有其他債務纏身的理想狀況下)
如果你承擔的債務越多(如;汽車貸款、信用卡帳單、個人貸款等),你從銀行可以借來的住房貸款就越少。而且你可能還需要延長住房貸款的還款期,以確保在TDSR限額內。

45%的首付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壓力山大。讓我們考慮一下這個場景:你和你的配偶在35歲時購買了第一套住房——一套組屋。15年後,50歲的你決定升級到私人公寓。假設你想買的新房價值210萬新幣,月收入只有12000新幣,你最終需要從CPF中或者拿出一大筆錢來買房!
因為目前新加坡金管局在評估貸款資格時要求計算4%的抵押貸款最低利率,因此一套210萬新幣的房子,以每月6600新幣貸款15年計算,總共只能貸到87.8萬新幣左右......

假設你賣掉自己的組屋(大概60萬新幣),即使你之前已經還清了所有買組屋的貸款,但你買房的總預算也不過148.7萬新幣...離210萬新幣還差近62萬新幣!
這也就意味著,你需要另想辦法湊足這部分錢,否則就沒辦法實現買房的夢想了~
過高的還款壓力還會促使一些中年夫妻選擇不升級所住的房屋,而是繼續住在組屋裡,這就意味著未來流入新加坡轉售市場的房子有可能急劇下降。

2)即將推出的多個住房項目特點
2025年下一批樓盤發售的地區,基本上都位於核心中央區CCR內。一共22個項目中有14個都是如此,比如Aurea、One Marina Gardens和The Collective at One Sophia。
雖然這些地方很有名氣,但它們通常與辦公室或高端購物中心以及娛樂場所有關,而對於家庭則並不是太友好。
一個例子是,One Marina Gardens樓盤的附近一公里內竟然沒有一所小學,而在新加坡,教育資源往往是購房者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而核心中央區房產能夠提供的優勢,比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購物中心,往往並非很多買房者考慮的絕對因素,因為奢侈品並不是隨時可需,且中央區以外CCR的樓盤,往往離鄰里大型購物中心,如One Tampines、Clementi Mall、Waterway Point都很近。
另一方面,新加坡去中心化的規劃理念讓位於CCR的房產往往比位於CBD的房產擁有更多便民設施,如食閣、巴剎以及超市等等。
雖然政府目前也打算讓CBD更加生活化,但建設學校、超市等設施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3)即使想買組屋,供應量也面臨顯著不足
不僅僅是公寓市場,轉售組屋市場現在也面臨著供應不足的問題。
眾所周知,新加坡組屋需要賣家滿足至少5年的最低居住期後才能流入轉售市場。而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組屋建設項目工期遭到拉長,交房遇到了拖延。
這也就意味著,今年剛剛滿足最低居住期要求的組屋非常少。2025年約為6,974個單位,而2022年為30,920個單位。

雖然,新加坡建屋局現在正在加大建設力度,但等這一批新建組屋流入市場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無法立即緩解轉售組屋市場的供應壓力。
再加上因為貸款原因很多組屋住戶並不願意換新房(詳看第一點),如果是想今年在新加坡買房,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選擇有限的難題。

因此,如果大家今年想在新加坡買房,必須認清的一個事實是:想要找到樣樣都滿意的房子可能並不容易。
房屋面積、布局甚至是地點,或許你們都應該做出妥協。
另外,因為轉售供給不足的問題,對於那些尋找轉售選擇的人來說,或許需要考慮的是不要花太長時間做選擇。畢竟,目前轉售房屋買家在這個市場上沒有太多優勢,即使等上一兩周,也可能導致你不得不帶著更高的報價重新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