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業者提醒,保險公司往往需要登機證來處理索賠案例,因此顧客不該在下機後立即將機票丟掉。(新明日報示意圖)
(新加坡訊)出國遊玩遇轉機延誤使旅費增加,男子雖買了旅遊保險但因為填錯出境日期,導致保單作廢無法索賠,之後申訴亦不成功。
《新明日報》報道,一名男子首次到歐洲單人游,途中卻因天氣情況導致部分班機取消和延誤,住宿費用等也因此增加。
男子雖然在出發前在線上購買了單項旅遊保險,但卻錯將出境日期填成了隔天抵達國外的日期,導致整個保單作廢,無法索賠。
男子遂向金融業爭議調解中心上訴,並指所遇情況發生在所填寫的旅遊日期間,因此有理由索賠。
然而,保險公司代表卻指出,保單條例上已明列,保單必須涵蓋以新加坡為起點和終點的整個行程才有效,其線上表格也明確要求填寫從新加坡出發和抵達新加坡的日期。
仲裁結果出爐,男子仍未能成功索賠。
須涵蓋出入境行程
該案例也顯示在FIDReC的官網上,提醒公眾填寫資料時必須謹慎,且旅遊保險不能只涵蓋旅遊行程的一部分,必須涵蓋從新加坡出境算起一直到最後入境新加坡之間的整個行程。
該網站舉例,如果是12月1日深夜出發、2日抵達國外、11日晚上啟程回國、12日凌晨抵達新加坡,消費者不能只是購買2日至11日間的旅遊保險,而是為1日至12日的整個行程投保。
保險經紀謝秋蘭(56歲)受訪時說,線上購買保險的出現,或讓消費者以為可以在最後一分鐘再處理,但若臨行前才購買可能出現因匆忙將資料填錯,或起飛後才發現線上交易不成功的風險。
「旅遊保險必須在離開新加坡前購買。我就曾有顧客臨出發時在機場才想起,打來說要買保險,但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如果是通過保險經紀購買旅遊保險,我們也需要至少一天的時間來受理。」
保險協會:買對保險才能安心玩樂
保險協會指出,清楚需求並買對保險,才能安心玩樂。
普通保險協會受詢時表示,大多人未必會有應急資金來支付在國外碰到的醫療事故,因此即使是到鄰國的短途旅行,也鼓勵旅客購買保險求心安。
在購買旅遊保險時,旅客也要考慮自己是否有已知疾病、是否年過70歲、是否駕駛或進行高危活動等,因為有的保單不會涵蓋上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