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好朋友領養日」 逾30寵物盼尋新生
兩歲的鮑伯(Bob)不久前還是在前主人家中遭受虐待的小貓,後經輾轉來到貓福利協會得到精心照顧,現已恢復了往日的活潑,並期待獲得關愛動物的新主人領養。
昨日,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在新加坡動物園主辦了首屆呼籲公眾領養寵物的活動(「Adopt, don』t shop」 movement),鼓勵喜愛動物者選擇領養,而非購買。
在這個「好朋友領養日」(Best Friends Adoption Day)上,七家本地動物福利機構出席了活動。
30多隻狗、貓、兔子、倉鼠等準備尋找新家庭的動物也在現場與公眾互動。農糧獸醫局和關愛動物研究協會也對此活動表示大力支持
雖然是領養日,但並不代表公眾可以現場帶走這些寵物。新加坡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教育人員陳奕蓉解釋,有興趣領養的公眾可留下聯絡方式。
在正式領養前還需經過一系列手續,如輔導、家訪等。領養之後,工作人員也會根據不同動物的情況進行定期家訪,確保它們與新主人相處愉快。
貓福利協會全職人員伍耀文是愛貓者,家中共照料20隻被遺棄的貓。他透露,有些貓會顯得兇悍,但那可能是因為它們曾遭受虐待,因此要更耐心與細心地對待它們。
「當這些貓對你打開心扉,沖你撒嬌時,那種滿足感就是最佳的獎勵。」
許多公眾昨日也到場與動物們進行互動,其中,陳姓女士帶著孩子出席活動,就是為了看一隻來自動物愛好者聯盟的小狗。
「我之前已經在動物愛好者聯盟認識它了,更認定要領養它。這次過來主要是希望和它有多一些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