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新增確診病例匯總(10.15-10.23)
目前ICU重症和需氧重症情況
新加坡近日疫情相關的時政及新聞
近一周新增病例匯總
過去近一周的疫情數據為每日暴增三千多例,除了10月18日病例稍有回落,為兩千多例。在過去的9天內(10月15日至10月23日),新加坡本地一共新增30934名感染者。
在過去的9天中,單日新增病例於10月19日創下新高,即將突破單日新增四千例。加護病房病患也繼續攀升,使醫院承受巨大壓力。
截至 2021年10月22日,新加坡84%的人口已完成了兩劑新冠疫苗的接種,85%的人口至少接種了一劑。


每日新增本地病例(按年齡組分布)
來源:MOH

過去 28 天內按病情嚴重程度劃分的本地病例
來源:MOH
目前ICU重症和需氧重症情況
至發稿前,新加坡衛生部最新通報:目前有1680例病例在醫院接受治療,ICU重症病房有58人;需氧重症269人。
在過去的 28 天裡,在83141名感染者中,98.6% 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0.9% 需要補充氧氣,0.1% 需要 ICU 護理,0.2% 已經死亡。
在需氧重症和 ICU重症監護的患者中,46.4% 的人接種了完全疫苗,53.6% 的人未接種/部分接種。
在過去 28 天過世的人中,31.2% 的人接種了疫苗,68.8% 的人未接種/部分接種。

過去7日內根據病情在不同場所隔離恢復的病例數

ICU 死亡和活躍病例(需氧或重症)
按年齡組別疫苗接種進度更新
來源:MOH
新加坡本周防疫相關新聞
1. 李顯龍:新加坡不能無期限封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0月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新加坡不能無限期地封鎖並停滯不前,但當然也不會放任疫情,簡單地讓事情變得一團糟。
「我們必須走這條路才能在疫情期間中安全地生存。我們也希望儘可能減少傷亡人數。」

來源:Facebook
此外,在帖子中,李總理強調了每周感染增長率(即過去一周社區病例與前一周的比率)。
兩周前,這個數字是1.5,這意味著病例大約每兩周翻一番。現在是1.15,這意味著病例每周增長 15%。這使得案例數量每個月都翻一番。
李先生說,如果該比率降至1以下,並且新加坡的醫院和重症監護室的情況保持穩定,則可以放寬一些措施。

來源:CNA
「你們中的許多人寫信表達了對限制的不滿,而其他人則表示擔心我們開放得太快了!」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持續的不確定性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很難。」
李顯龍總理敦促每個人在新加坡努力安全地與病毒共存之際,繼續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並履行社會責任。

來源:redant
2. 僅允許完全接種者回到工作場所
10月23日衛生部(MOH)宣布,從2022年1月1日起,只有已完全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或在過去 270 天內得過新冠又已經完全康復的員工才被允許返回公司繼續上班。

來源:pyli.sg
如果員工未完全接種,必須自費接受新冠檢測,結果呈陰性才能回返公司上班。檢測報告必須由衛生部批准的檢測供應商提供,有效期為24小時。
3. 科興被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
新加坡衛生部(MOH)昨日10月23日宣布,中國的科興疫苗(Sinovac-CoronaVac)將作為三劑疫苗(即需要打三劑)被納入新加坡的國家疫苗接種計劃!
當局強烈鼓勵和建議已經接種了1劑或2劑科興疫苗的人接種第3劑,剩餘的2劑(已施打1劑科興)或1劑(已施打2劑科興)疫苗應是mRNA 疫苗,以獲得更優保護。

來源:ST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科興疫苗還尚未獲准用於12至17歲的人群(即未滿18歲的青少年)。
4. 本地感染群觀察期將縮短至14天
衛生部表示,德爾塔變種毒株的潛伏期平均少於四天,比變種前病毒的潛伏期要減少兩天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在人體接觸病毒後,只需要平均四天的時間,即可檢測出是否感染病毒。因此,當局決定將感染群的觀察期縮短至14天。

來源:ST
如今,因為當局已經能更準確的預測病毒潛伏期,所以在合理範圍內可以縮短觀察期。
如果感染群的新病例是住在政府隔離設施等沒有接觸過社區的患者,那麼當局也將不會延長相關感染群的觀察期。
5. 現有防疫措施延長
自今年9月27日起,新加坡實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穩定疫情階段,以減緩病毒傳播率和維護醫療系統。收緊的防疫措施包括,餐館堂食人數縮減為兩人一組,且食客必須接種疫苗,居家辦公也再度成為默認模式。
一個月的穩定疫情階段本來應該在今日(10月24日)結束,但新加坡衛生部宣布,由於新加坡醫療系統仍面臨壓力,「穩定疫情」階段將從10月25日延長到11月21日。

來源:ST
受訪傳染病專家認為,目前新加坡確診病例仍在不斷攀升,只有當重症病患的現有人數減半,而每日新增病例介於1000至2000個,才能考慮鬆綁防疫條例。
6. 一圖看懂:防疫政策最新調整

來源: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