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泰2道一水果攤今年6月空置後,三度展開攤位招標,上個月有人以1元8角(約5令吉40仙)的低價下標,成為唯一投標者無競爭對手。
在國家環境局公布的11月份巴剎與熟食中心攤位五名出價最高的投標者名單,位於金文泰2道第353座的巴剎與熟食中心其中一水果攤,僅有一人以1元8角下標。雖然如此,根據條例,由於攤位早前已進行過兩次投標活動,若無狀況,這名唯一的投標者將順利標下攤位。
記者查詢,這已是相關攤位今年第三次展開招標活動,據了解攤位在6月空置至今。第一次是在七月份,當時有五人投標,最高標價是168.88元(約500令吉),最低標價是11元(約33令吉),但該月份得標結果顯示沒有人成功標下攤位。攤位第二次招標是在10月份,而這次招標即使只有一人投標也可得標。當時也只有一人以10元投標(約30令吉),但不知為何最終沒得標。

攤位空置了至少5個月。
記者走訪該巴剎與熟食中心,一名在巴剎經營水果攤40年的攤販鍾錫龍說,該攤位最後的一個攤主是在去年入駐,經營水果攤。
「這個攤主年約30多歲的。除了有實體店面,也在網上經營水果生意。」
他表示並不清楚前攤主搬離的原因,但他猜測或許與網上生意有關。
「我之前聽他說想找個攤位可以讓他做網上水果生意。
可能他要兼顧兩邊會忙不過來,畢竟有人在網上訂購水果後,還需要有人進行載送,而且如果找第三方載送成本又高。也或許他在其他地方找到更理想位置的攤位。」
另一名在巴剎經營生意的謝女士說,由於每個人標下的租金不同,若不包括租金,她一個月的水電與雜費等約200元(約600令吉)。
送水果到府上
疫情下年長者不外出,有水果攤販為他們送貨到府上。
鍾錫龍表示,去年在阻斷措施期間因為暫停堂食,沒有人流量到巴剎而一度進行水果送貨服務。
「阻斷措施之後我就停止了,現在主要是在巴剎收檔後給下單的年長顧客送貨。我的顧客大部分都是年長者,他們有些之前住金文泰一帶後來搬到別處。疫情下他們的子女不讓他們出門,以免面對患病風險,所以他們會和我下訂,我再送水果到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