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談保健】防止骨折、感染HPV、損失聽力 讀者向三專家取經

2021年12月17日   •   4275次閱讀

第15屆早報「樂活談保健」講座上周六在線上舉行,三位主講嘉賓分別講解骨折風險、人乳頭瘤病毒,以及聽力受損課題,幫助大家掌握更多健康活躍生活的知識。

隨著社會老齡化,人們受各種健康問題如骨質疏鬆症和聽力受損的困擾。如何預防,是保有優質生活的要訣。 你對人乳頭瘤病毒(HPV)了解多少,它跟什麼疾病有關?

本地婦產科兼泌尿專科醫生鍾耀倫(右)出席第15屆早報「樂活談保健」講座在線上開講。左為講座主持人,新聞中心資深高級記者林弘諭。(李健偉攝)

上周六(12月11日)上午,第15屆早報「樂活談保健」講座在線上開講,主題是「自我照顧,讓健康走得更遠」,三位主講嘉賓從骨折問題、人乳頭瘤病毒,以及聽力受損的診治和防護方案幾方面,幫助大家掌握更多健康活躍生活的知識。 華族再度跌倒風險較高

Synergy骨科集團張怡泓醫生分享的課題是「如何降低骨折風險」。男女誰較容易得骨質疏鬆症,其發病率如何? 張醫生指出,過了50歲,男性骨礦物質密度每年降低0.5%;女性每年降低3至5%。 女性絕經後,容易骨松,這也是一種慢性疾病。張怡泓說:「人們無法阻止身體自然衰老的過程,骨質會因年老而逐漸流失。相關的治療可以包括運動,避免風險因素,飲食,以及最終的藥物治療。」如果人們無法做到這些,那麼年老時因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風險會更大。

張怡泓醫生:身形較小、較瘦的人,再度骨折的風險較高。(李健偉攝)

誰屬於再度骨折的高風險群?誘因包括: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直系親屬;

·吸菸者;

·飲酒過量者;

·不常運動或長時間無法活動;

·飲食鈣質或維生素D不足;

·身形較小、較瘦的人;

·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

·華人(再度跌倒)的可能性更大,其後是馬來和印度族;

·藥物:類固醇或抗癲癇藥物;

·更年期後的婦女。

藥物方面,張醫生一般採用抗骨吸收藥物治療患者,如RANKL抑制劑、雙膦酸鹽、精選雌激素受體調節器、荷爾蒙替代藥物。另外,也結合促進骨形成藥物,如甲狀旁腺素(PTH)類似物,抗SOST(骨硬化蛋白基因)等。 減少性伴侶降低感染風險

第二位主講者是本地著名婦產科兼泌尿專科醫生鍾耀倫,分享課題為「保險套也無法全面預防的HPV」。該人乳頭瘤病毒有100多種毒株,約40種毒株影響男女生殖器區域。HPV是一組會影響皮膚和黏膜的病毒,例如生殖器區域、喉嚨、子宮頸和肛門。這類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播,有性經驗的男士或女士都有可能受感染,即使使用保險套也不能全面預防。80%的人在有生之年的某個階段,可能會感染HPV,症狀包括:外陰瘙癢,生殖器腫塊,身體不同部位出現皮膚疣,不過,很多時候它無任何症狀。 鍾耀倫說:「HPV 16、18毒株具有更高的風險,導致多數與HPV有關的癌症,包括生殖器疣(菜花)、外陰∕陰道癌、肛門癌、口腔癌等,它也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 去年有309名女性確診患有子宮頸癌,約172名婦女因病去世。2020年,它已成為15至44歲女性第五大最常見癌症。 鍾醫生指出,HPV傳播很容易,生殖器接觸最為直接,包括:

·性交;

·手接觸性器官;

·皮膚接觸,即便無性交。

小部分研究表明,HPV也可通過非生殖器官途徑傳播:

·傳染媒介(沾染到病毒的物品);

·內衣;

·手術手套。

鍾耀倫醫生說,世界各地都在積極提高HPV篩查率,保護女孩和婦女免受感染。在本地,HPV疫苗已納入全國兒童免疫計劃和成人免疫計劃,年齡介於9歲至26歲的女性都可接種。 如何降低感染HPV風險?

·減少性伴侶;

·定期接受抹片檢查、HPV篩查或使用HPV自我檢測儀;

·避免吸菸;

·安全性行為,使用保險套;

·增強自身免疫系統。

李淑穎:聲量越高,耳朵的承受度就越低。(李健偉攝)

超過100分貝聲響造成聽力受損

最後一位主講者是新加坡Sonova集團資深聽力師李淑穎,她傳授臨床經驗,讓聽障者「把世界的聲音聽進耳里」。 李淑穎說,一般手機聲量設定70%以下,從耳機所發出來的聲量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超過8小時持續聽,都還算安全。聲量越高,耳朵的承受度就越低,100分貝以上的話,2至3小時就會造成聽力傷害。其他更大的聲音,如演唱會現場、槍聲、近距離飛機引擎聲等,可能馬上造成聽力下降。 國外研究顯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息息相關。李淑穎說,聽力損失帶來幾方面影響:

·聽力不佳,社交生活減少。一旦避免社交,容易導致抑鬱。

·聽力損失如置之不理,腦部聽覺神經和細胞會變得越來越弱而不敏銳,言語認知慢慢變差,記性受影響。

60歲以上的年長者,10%有失智症的風險,研究報告指出,若伴隨聽力損失,風險將提高兩至三倍。 講座上,李淑穎也示範一些先進助聽器的功用,讓人們對日新月異的助聽器有更多了解。其中一個常見問題是:「為什麼一些人戴助聽器,仍然聽不清楚?」 她解說,助聽器牽連很多部分:放大聲音,分高低頻率,言語聲,嘈雜聲等。戴助聽器後,使用者須積極地每天使用,這是為讓腦部適應比平時高的聲量,重新認識它們,如流水聲、掀開報紙聲、鎖匙搖晃聲、家人走路的聲音。助聽器也需要按時調節。另一方面,親友給予的支持和鼓勵,也是讓患者重新適應新生活的關鍵。 這個由《聯合早報》主辦「樂活談保健」線上講座已進入第五個系列,聯辦的保健夥伴包括:Amgen BioTechnology Singapore、MSD Pharma Singapore、峰力聽力- 索諾瓦聽力集團(Phonak-A Sonova Brand);數碼夥伴是:zaobao.sg,指定雜誌是《健康No. 1》。 掃碼重溫線上講座內容。

記者:林弘諭

攝影:李健偉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