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被鄰居噪音騷擾過的椰友呢?
最近在淡濱尼的一處公寓,有一新加坡李姓女子(Lee )因為頻繁地滋擾鄰居,被罰款1萬零500新幣。

圖源:CNA 怎麼一回事,我們來看下~
因被控訴騷擾鄰居 女子被罰款1萬多新幣
林女士(Helen Lim)聲稱,從2019年的一月開始到2020年五月中的半年時間裡,她的鄰居李女士不間斷地騷擾她家。
騷擾的行為包括:從樓上倒肥皂水和在屋內打籃球。
據林女士提供的記錄,李女士會在不同的時間倒水,有時甚至是半夜。傾倒下來的肥皂髒水,會順著屋檐淌進她家。

圖源:99.co
而拍擊籃球的聲音則會一天響起數次,最長的一次有45分鐘!
林女士共記錄了123次倒水和39次持續的拍擊籃球聲。

圖源:Kids Choice Sports
曾有一次,林女士的孩子遇到李女士,叫她不要再向樓下倒水。她卻報復性地又倒了一桶水下來。
林女士的丈夫和公寓保安也曾上樓勸阻,卻被回嗆「你阻止不了鄰居的狗亂吠,那你也不能阻止我打籃球」,以及「這是我家,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期間林女士報警12次,事態也沒有好轉,最終她將李女士告上法庭。
被告李女士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據她申辯,她倒肥皂水的目的是清洗李女士家的遮棚,而拍擊籃球是她在做運動。

圖源:網絡
被告李女士還指出,樓下住戶加蓋的遮棚五年間只清洗了一次,堆積了許多鳥糞和紙巾。
她擔心骯髒的遮棚引發衛生隱患,才倒水幫助樓下住戶沖洗。
被告人說,拍擊籃球更非刻意為之,辯稱很多住戶都會在家運動,不只她一人。
而原告方律師則認為她是故意這麼做,用以表達不滿。
據悉,她曾經找公寓管委會,希望能讓李女士把遮棚換成可伸縮式的,或者強制她一周清洗遮棚三次,每次清洗費用為600新幣。
而管委會拒絕了她的要求。
這成為了她與樓下結怨的契機,於是她開始了騷擾。

圖源:LawGuide Singapore
最終李女士因為觸犯了《防止騷擾法》(Protection fromHarassment Act),被判罰款10,500新幣。
對於這件事,新加坡的網友們,也各抒己見:
「為什麼住在公寓的受害者就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護?而我們住在組屋的就沒有這種保護呢?我們是不是被法律區別對待了?畢竟住在組屋=窮=無保護。」

「公寓里也有精神有問題的人住呀。」

「人們總是會升級他們的手機系統、電腦軟體、車子、房子等等……但是當他們從組屋搬到公寓,他們又傾向於忽略/忘記去升級一下他們的自私自利/不考慮別人的行為。」

「公寓不過是有了安保的組屋,在都有精神錯亂的人這點上沒啥區別。」

「讓這個人的經歷為那些不為他人著想的鄰居好好上一課!」

不過大家都知道,擾鄰這個事情在新加坡不算少見。 比如去年這件事。
因為發出噪音擾鄰 一家人被「禁止回家」
去年1月的時候,也有一家人,因為製造噪音擾鄰,被禁止回家一個月!
武吉班讓(Bukit Panjang)的施先生,由於在兩年前看到女鄰居敲打樓梯鐵欄杆而報警,引來了該鄰居的報復,經常在半夜敲打欄杆打擾他睡覺。

圖源:SRX
施先生兩年間多次試圖與鄰居溝通,但對方不願對話。
之後他又向建屋局、市鎮理事會和議員求助,甚至報警超過200次,也無法停止鄰居的報復行為。
無計可施的施先生只好投訴到鄰里糾紛仲裁庭。雖然仲裁庭多次要求鄰居停止發出噪音,但鄰居視若無睹,甚至變本加厲。
於是施先生正式申請了驅逐令。
這也是仲裁庭首次批准驅逐令,要求鄰居夫婦必須在第二天搬家,一個月內禁止返回。
不論是投訴到仲裁庭還是上告法院,都是鄰里矛盾無法調和之後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