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東裕華村一名80歲阿婆,將組屋40米長走廊當成廢紙皮倉庫,居民多次勸告都不得要領,不久前甚至發生火患,幸虧被居民及時撲滅,但阿婆仍堅持不肯放棄撿紙皮。

扎拉瑪稱撿廢紙皮是為了維持生計,也說紙皮不多,就算釀成火患也「不要緊」。(梁麒麟攝)
《聯合晚報》昨天(4月19日)接到讀者電郵通報,指裕廊東24街第252座組屋三樓的公共走廊和樓梯間多處堆了紙皮。讀者透露自己的朋友就住在該處,並附上照片顯示走廊至樓梯間堆滿了紙皮,阻礙居民的出入。
《聯合晚報》記者走訪現場時,發現組屋三樓從走廊到樓梯間約40米長的公共走廊,堆疊了很多紙皮。受訪居民指出,這些紙皮都由一名居住在該樓層的80歲獨居老婦收集的。
住在這裡兩年的陳勇亨(25歲,學生)從其他街坊那裡聽說老婦過去10年來都在收集紙皮,然後就堆疊在走廊上。「一開始,一些居民會同情她,但她後來變本加厲,將走廊堆得滿滿的,令大家都很擔憂。」
陳勇亨說,這些紙皮去年底就曾經著火,所幸火勢不大,很快就被居民合力撲滅。 居民都表示,大家多次嘗試和老婦溝通,但最終都不了了之。儘管居民曾通報當局,但老婦只會暫時收斂,過後還是繼續堆積紙皮。
為避免組屋外的公共空間發生火患,民防部隊規定走廊不能擺放過量易燃物品,根據《防火條例》,組屋走廊能通行無阻的寬度須保持至少1.2米,好讓救護人員和輪椅使用者能順暢通過。
稱住逾50年 須靠檢紙皮養病兒
印族阿婆聲稱在那一帶居住超過50年,有一個有精神問題的兒子,因此必須靠檢紙皮維生。
《聯合晚報》記者走訪老婦的家時,她說自己叫扎拉瑪(80歲)。她表示自己英語不流利,所以用馬來受訪時直接承認自己回收廢紙皮並將它們堆疊在走廊。
但她稱廢紙皮的數量不多,就算髮生火患也不會嚴重。「而且每個星期日都會有人來收走,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扎拉瑪接著稱,自己住在這一帶已超過50年,並育有一子,但兒子因為精神問題長期住院,「我只是靠賣廢紙皮為生,每公斤賺2角錢。」
說完,扎拉瑪就拒絕進一步受訪,並將記者打發走。
記者:曾琬瑜 黃俊賢
攝影:梁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