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的繁忙反映出了航空業的恢復!新加坡航空業回血啦!
新加坡樟宜機場穩健復甦,在今年2月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排行榜上排第四,與2019年疫情前的排名一樣。
根據全球旅遊數據和分析公司OAG Aviation Worldwide(OAG)的報告,依照今年2月國際航線的定期航班座位,新加坡樟宜機場在10大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中排名第四,共約245萬9030個座位。

(圖:來源自網絡)
位居榜首的是杜拜國際機場,共計418萬8894個座位;
第二是倫敦希思羅機場,共計329萬3588個座位;
第三是伊斯坦堡機場,共計255萬1354個座位。
OAG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至3月5日這一周,全球的國內和國際定期航班座位總計約9830萬個,航班運力比2019年同期低了7.3%。到5月中,航班座位將增至約1億零700萬個。
國際航線的定期航班座位過去一周比2019年同期少了17.4%,但到了5月中,預計會恢復至2019年近90%的水平。
其中,東北亞地區(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定期國際航班的座位比2019年同期少55.8%;東南亞則少31.6%。
東南亞10大國際航線中,六條是在新加坡起降。當中,新加坡往返吉隆坡的運力最高,其次是新加坡往返雅加達,再來是新加坡往返曼谷。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國際與內陸航班總座位量來排名,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在東南亞目前位居榜首,新加坡樟宜機場排第二,但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今年1月,從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起飛的航班座位比樟宜機場多11%或30萬7000個座位,到了2月,雙方差距縮小至7%左右。
目前,樟宜機場的乘客量、航班與航點數量都已恢復至疫前的大約80%。
根據預測,樟宜機場會在2024年或更早恢復至疫前水平,關鍵因素是與中國的航空連接恢復得多快。
樟宜機場目前與17個中國城市之間有直飛航線,每周有99趟飛往中國的航班,比1月的38趟增加了超過1.5倍,相當於2019年的25%。

(圖:來源自網絡)
數據顯示,2019年在新加坡降落的航班座位中,中國市場占約10%。因此,中國的復甦對新加坡航空業的恢復扮演了重要角色。
根據OAG的統計數據,中國2月的國際航班座位只達2019年2月的18%,但已是去年同月的近三倍。
今年2月從中國起飛的國際航班座位量中,飛往中國香港的座位最多,約24萬個;新加坡排第七,有約6萬3000個。
中國重開邊境是利好消息,但燃油費用高漲、通貨膨脹壓力和一些地區的政治情況不穩定等國際形勢將影響復甦步伐。此外,機場和航空公司要提高運力不是一夜間能辦到的事。
中國的出境旅遊不一定像其他市場那樣立刻出現V型復甦,而是會逐漸上揚,或遲些再出現V型復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