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醫生Calvin Tijo分享在醫院工作的真實情況。 圖:Facebook/NUS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年輕醫生分享在醫院工作的真實情況,拍攝當天剛結束大夜班,連續工作20個小時,已有兩個晚上沒睡覺,甚至必須在30個小時未眠的情況下做出攸關病患生死的決定。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拍攝的這段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有人認為美化了醫務人員長時間的工作模式,有人認為醜化了醫療專業。校方做出回應,解釋這個視頻是希望讓有興趣從醫者更了解醫生的工作環境,從中得到啟發。
國大楊潞齡醫學院本月20日在Facebook上傳一則短視頻,請來剛畢業的校友兼初級醫生Calvin Tijo分享他的工作經歷。
視頻一開頭,他表示自己剛結束大夜班,連續工作了20個小時,已有兩個晚上沒睡覺。
「學醫比你想像中的艱難。有時你必須連續工作30個小時不睡覺或更久,並且每時每刻都必須做出攸關病患生命的決定,可能導致他們的病情好轉或惡化,甚至是關係到他們的生死。」
他還指出,從醫會改變一個人,因為經常面對死亡是不正常的。
「這(份工作)會改變你的性格,因為你會在很多個夜晚思索是否能為某位過世的病人做得更好,你也會在很多個夜晚懷疑自己。這是一個要求很多的行業,包括在情緒、心理健康以及整體健康方面。」
截至截稿,這則短視頻的貼文已被超過1800人點贊,累積將近100條留言。
有網民認為這個視頻對醫療專業而言「很糟糕」,也有網民紛紛留言表示醫學院不應該美化醫務人員長時間的工作模式,認為醫療系統應該進行改造。
也有網民提出質疑,若醫生們睡眠不足,是否可以為病人做出明智的決定。然而,有網民也認為,這樣艱苦的工作環境對於培育出有韌性的醫生是必要的。
不過,也有很多網民讚揚他坦率的分享,也有網民感謝醫生們鞠躬盡瘁的付出。
針對網民的不同反應,國大楊潞齡醫學院在留言中澄清,新進的初級醫生的學習曲線非常陡峭,要應對許多挑戰。醫學院製作這段視頻,是希望讓醫學生和那些考慮從醫的人可以深入了解年輕醫生的工作生活。
「作為學院的新校友,Calvin Tijo坦率地講述了自己的生活經歷。 我們希望他的分享能夠鼓勵和啟發那些致力於幫助改變人們健康和福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