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投人去新加坡「討生活」

2022年12月08日   •   2736次閱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2年,這一國土面積僅有733.1平方千米,約等於北京市海淀區和朝陽區面積總和的宜居花園城市----新加坡,成為了資本聚集的饕餮盛宴場。

僅9月這裡就舉辦了6場大型商業會議,募資方向的Super Return Asia,Mercer Global Investment Forums 、Tech in Asia Conference、 Deal street Asia主辦的亞洲 PE VC峰會, Milken Institue主辦的亞洲峰會,Asia Crypto Week主辦的加密貨幣會議TOKEN 2049。

「本以為Token 2049是一個高規格的會議,沒想到是一個大的『Party場』,」一位前來到新加坡尋找機會的創業者說,「近百場活動,近百場Party,任何會議結束後都有Party環節,大家會一起約一場宵夜或喝點小酒聊至深夜,在這裡從未感受到國內的資本寒冬。」

當時朋友圈有傳言,國內有七成的投資人、企業家都在新加坡參加活動,致使當地酒店的價格直線飆升2-3倍,有的甚至被炒到上萬元一晚上,被老闆安排前往參加Super Return Asia活動的某美元基金募資負責人Shery不禁感嘆,「簡直是一酒店難求呀。」

看似熱鬧,真正談錢的沒幾個。「大佬來這裡是為了休閒吧,遊艇局、酒局、雪茄局、養生局、談經濟形勢局,場面堪稱《華爾街之狼》現場版,別人『戰績』如何我不清楚,反正我是虛行一趟。」 這是Shery對於新加坡之行的總結。

資本的饕餮盛宴

新加坡本地從來不缺錢。

億萬富翁家辦的雲集之地。Henley & Partners研報顯示,2022年預計會有2800名億萬富翁前往新加坡,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的方式管理資產。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戴森電器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等眾多世界頂級富豪,均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

2018年,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僅50家,但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已增至800家。據報道,目前至少有600個家族辦公室的申請者正等待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審批,即將帶來的資金額超過120億新幣。

家族辦公室的爆發現象要歸功於2019年,當時新加坡政府 「不遺餘力」的推廣,不僅降低家族辦公室的設立門檻還給予很多優惠的稅收政策,其中最突出的是家族辦公室稅務豁免政策13R和13X(2022年已分別更名為13O和13U)。

當全球富豪蜂擁而至時,今年4月新加坡政府提高了家辦稅務豁免計劃下設立基金的門檻。13O免稅計劃的門檻,從原來沒有明確規定(市場共識為500萬美金起)到現在的1000萬新幣(約合5000萬人民幣),且在兩年內要達到2000萬新幣(約合1億人民幣),金額是原來的四倍。

業績一般的投資機構很難拿成熟家辦的錢,新成立的家辦或許有機會,但需要時間等待他們落地。」新加坡投資人George向鈦媒體表示。

依據George的描述,目前新加坡的家辦出現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成熟家辦,他們對資金的用途、投資規劃非常清晰,資本應該投向哪裡,投給誰,有一份明確的清單。比如,更傾向投資國內頭部美元基金,這一類的GP過往擁有漂亮的投資業績、全球化的視野、投資經驗豐富且在新加坡設有辦公室,便於與LP隨時溝通投資策略和資源對接。

另一種是新成立的家辦,錢還沒到位。新規後家辦的審核時間從原來的4個月延長至8個月,目前恐怕是萬人「朝聖」新加坡的熱度大於資金落地的速度。

國內的一線投資機構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藍馳創投、源碼資本、元璟資本等十餘家機構均在新加坡開設辦公室。

海外資本也同樣看好新加坡。2022年7月,哈佛大學捐贈基金在新加坡開設辦公室,以擴大其在該地區的投資組合;今年5月,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這是維港投資在中國香港以外的首個辦事處。

FA同步跟上,繼華興資本19年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後,光源資本、泰合資本今年也先後在新加坡設立總部。

據悉,今年8月泰合資本與新加坡合作夥伴Mask Network,圍繞Web 2.0與Web 3.0連接與發展的話題舉辦了一場4個小時的沙龍活動,邀請到近80位新加坡本地及泰合生態圈創業者、投資人們到達現場。

相較於2021年的火熱,今年東南亞市場風格變得趨於謹慎,但優秀的早期項目從數量和融資金額角度仍然保持交易熱度,一些有業績支撐且估值合理的成長期項目也陸續完成大額融資,不少東南亞市場本地VC此前募集了金額可觀的新基金,在市場整體估值中樞下移的過程中可以找到更為合適的布局機會。」深耕東南亞市場多年,服務了不少區域頭部創業企業融資交易的本地精品投行千賜資本 Favour Capital創始合伙人方葉向鈦媒體創投家表示。

新加坡吸引著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富豪、創新領域公司、投資機構扎堆前往,2022年,這片「財富聖地」顯得異常熱鬧。

「只是一個辦公室」

同一個新加坡,在大家眼中的定位略顯不同。

新加坡只是一個辦公室,在其背後我們是看好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市場。」 華興資本東南亞私募融資業務負責人秦川如此描述新加坡辦公室的定位。

從新加坡起飛,兩個小時即可抵達印尼首都雅加達或越南胡志明市,作為通往整個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再合適不過。

對於此,光源資本東南亞首席代表兼新加坡辦公室負責人薛敏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新加坡總部是作為輻射東南亞和海外其餘地區的中樞,工作方向會圍繞促進中國與東南亞本地的資本和戰略合作進行,包括但不限於東南亞本地項目的投融資顧問服務、併購服務、戰略合作業務,以及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的資本合作及戰略業務落地的增值服務。」

新加坡的地位有明顯的提升。」對出海業務熟悉,擁有中國、美國、新加坡三地工作和生活經歷的高榕資本合伙人劉新華在接受採訪表示,「第一,矽谷逃亡,如今的美國矽谷已與往年大不相同,整個國家的安全指數,宜居指數在下降;第二,高榕資本平時投資、孵化的大部分項目是面向全球華人,擁有四分之三華人人口的新加坡在此時非常具有吸引力;

第三,新加坡已並非華人社會、中國企業出海試水第一站、東南亞區域總部這樣的簡單定位。」

他列舉道:「第一,新加坡本地已經出生、成長乃至繁衍出越來越多的全球性創業公司,比如跨境電商Shopee、多元化出行平台Grab,起步於新加坡拓展至整個東南亞市場。同時,過去一年基於Web 3.0、SaaS的創業者也開始在新加坡設立公司、設立總部,但是他們的志向遠不止東南亞市場,而是瞄準了全球化市場。比如我們之前有投資過的ADVANCE.AI,觸角已從東南亞市場延展至歐、美、日、韓等地區。

第二,許多出海企業採用雙總部平行運作模式,一個在國內,一個在新加坡,這些現象足以證明新加坡的地位的提升。」

鈦媒體了解到,藍馳創投的被投企業高仙機器人、潞晨科技等新銳企業已在新加坡設立了辦公室。

藍馳創投表示:「portfolio海外市場的比例超過50%,去年在新加坡成立辦公室,一方面是因為新加坡匯聚了大量的創業公司,是華人與技術創業者的高度聚集地,與藍馳創投一貫的布局思路吻合;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支持被投企業出海。」

另一類「沒有準備好」的投資機構,他們把新加坡當做潛在的LP池子。

儘管當時疫情嚴重,往返中新兩地大約需要隔離倆個月,Shery仍然被合伙人委以重任派來參加Super Return Asia活動,「合伙人說整個創投圈都去新加坡了,你還不去,怎麼募資,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短短的幾天會議募集到資金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次出行能做的是摸底,了解LP對國內機構的看法、投資意願、看重的指標是什麼,也了解下同行在募資難的情況之下如何進展。」Shery如是說。

「國內美元基金投資遇阻,美元基金LP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直接導致募資難度再度提升,去新加坡或許變成了美元基金的一種被動選擇。」一位業內投資人感嘆。

對於此現象方葉表示很理解:「一些國內美元基金的LP希望看到他們所布局的GP能夠走出去,擁有覆蓋出海國際化項目及本地案子布局的能力,國內的VC擁有深厚的行業理解與交易經驗,如果加深對當地市場的理解會形成相對競爭優勢。同時,國內VC也希望他們的項目國際化、本地化成色更高,我們今年接到了越來越多中國出海東南亞企業的業務合作需求。」

方寸之間的新加坡被賦予了不同的角色,或投資東南亞的中樞,或募資的新希望,但它並非核心「戰場」。

並非核心「戰場」

「新加坡市場太小,天花板太低了,給投資人的想像空間太有限了。」 George表示。

新加坡的總面積大約是上海的五分之一,人口也只有500多萬,自古以來它的優勢是政治環境穩定、法律機制和監管制度透明、文化多元開放、高端人才聚集,增長的引擎也從來不是依靠當地人,而是發揮樞紐中心的作用,撬動全球資源來進行整合,疫情之後這個趨勢更加明顯。

2022年,索尼、戴森、台積電等大型跨國企業都在新加坡設立了亞洲總部。國內的網際網路知名企業騰訊、阿里巴巴、華為、TikTok母公司位元組跳動、愛奇藝,遊戲企業米哈游、莉莉絲、跨境快時尚服裝品牌 Shein也在新加坡「安營紮寨」。目前,約有37400家國際企業將業務設立在新加坡,其中包括7000家跨國公司。

東南亞本地的創業者的人群畫像與前幾年相比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之前不少優秀的創始人擁有投資、諮詢及投行背景,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有產業經驗以及深厚技術背景的創業者,本地化理解及國際化的能力是他們的強項。」 在方葉看來。

但秦川則認為:「不少中國創業者是經歷過網際網路戰爭的一批人,他們在網際網路的技術和玩法上都有相當過硬的實力,另外,能吃苦是中國人的優勢,憑這些足以『卷』起當地市場的『戰爭』」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去新加坡就職、打工,據統計新加坡的人均DGP已經達到8萬美元,日常生活的成本非常高,但面積卻只有上海的五分之一。「這反向說明,新加坡不可能生產出那麼多人才,這剛好是中國的優勢,比如工程師紅利、供應鏈人才的紅利,中國是一個巨大的人才資源庫。」 這是劉新華看到的中國企業的機會。

相較於國內硬科技、醫療大健康、企業服務三大賽道吸納市場上六成的資金,教育、遊戲行業幾乎瀕臨消亡的狀態,新加坡呈現出了另一番景象,TMT、教育、文娛、遊戲、科技、醫療、跨境電商、物流等等,各個賽道百花齊放。

有主動來創業的,也有被動來創業的。比如教育和遊戲行業,國內教育賽道的發展遭遇瓶頸,創業者就把項目搬到了新加坡來做,先在新加坡找到目標人群做小規模的市場驗證,然後進軍印尼,這一類企業他們成立的第一天就是一家面向印尼市場的企業,並不是新加坡市場,新加坡人口太少,給予創業者和投資者的想像空間太小。

再比如,遊戲項目也是同樣的操作方式,國內遊戲版號的發行時而停止,時而發行,創業公司是要活的,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乾脆拉著隊伍出來新加坡成立公司,進軍東南亞,這些是被迫出海的企業。」投資人David向鈦媒體創投家講述著他的觀察。

據了解,中國公司來新加坡開設辦公室非常簡單,只需要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全部辦好。

方葉也看到了國內主動出海東南亞的企業變得越來越多,比如跨境電商服務、DTC、物流、SaaS等領域。中國成熟的供應鏈具有天然的優勢,再加上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自古就是物流貿易的要塞,為通往全球各地創造了便利條件。

此外,今年10月27日,中國與新加坡簽署了《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就推動物流、移動支付等領域,建立了電商合作機制,為跨境電商提供了進一步便利。

複製到東南亞

新加坡市場做得好,並不代表東南亞市場能做好。

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包括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東帝汶,總人口數量超過6.5億,是除中國、印度之外人口最多的區域市場,但是每一個區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慣。

不宜完全照搬,需要在本地市場了解客戶需求,提供針對性產品和服務。」秦川表示。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