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業評論》(Singapore Business Review)援引最新的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UBS Global Real Estate Bubble Index)報道,儘管新加坡政府監管限制了房地產價格的增長,但新加坡房地產市場仍然保持公允價值區的地位。

在所調查的24個國家中新加坡的得分為0.45,排名第20位,這裡也是被認為住房市場在可負擔性方面改善最多的國家。德國的慕尼黑和加拿大的多倫多排名分別為第一和第二。
公允價值,英文為 Fair Value,也被成為公允市價。是指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市場參與者之間出售意向資產所能受到的價格或者轉移意向負債所支付的價格。

根據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得分(UBS Global Real Estate Bubble Index Score),新加坡房地在去年的降溫措施之後仍保持著「公允價值」,這有助於抑制投機性需求。

新加坡住房市場是所涵蓋的少數私人房屋負擔能力在過去十年有所改善的市場之一。目前的價格與2008年相似,而家庭收入則上升20%。儘管如此,國民的負擔能力仍顯不足,在私人市場上購買一套60平方米的公寓需要12年的收入。

2017年年中至2018年年中的短暫房地產繁榮已經結束,此後,價格停滯不前,交易數量下降。瑞銀(UBS)表示,獅城市場放緩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下降,政府監管和近期的經濟低迷。
新加坡政府正在控制市場,去年推出的針對開發商和投資性物業購買者的額外印花稅抑制了價格上漲,抑制了投機需求。過去兩年中,人口增長亦顯著下降。最後經濟勢頭預計會繼續疲軟,限制了國民的購買意願。

此外,瑞銀也解釋說,由於良好的市場基本面,如新加坡人民的健康層面、就業率層面、良好的負擔能力和不斷下降的住房市場空置率,價格調整的風險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