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丨到了新加坡才知道的那些事兒(二)

2020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有一個城市在花園裡,這個城市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現代化都市國家,你似乎一眼就可見其全貌。然而稍微用眼觀察這在熱帶陽光下的花園城市,又似乎可以發現每一個角落都在折射著她獨特的色彩和魅力。新加坡雖然是個很小的地方,但其實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

新加坡有63個島嶼組成,包括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大部分島嶼都是無人居住的,而是用于軍事用途或者工業用途。

新加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公廁組織WTO (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

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是一個致力於世界廁所文化及公共衛生問題的非營利性組織,於2001年成立,總部設在新加坡。

每年世界廁所組織都會在不同的地方舉行世界廁所高峰會(World Toilet Summit),目前世界廁所組織有來自53個國家的151個國際會員。

有資料記載以來,新加坡的最低氣溫應該是在1934年1月,當時的南洋商報報道為「六十七華氏」,即19.4攝氏度。想想長期在30多度徘徊的赤道之國,搖身一變成了20度以下的清涼之城,真是感人肺腑啊!

美國五湖區的密西根州(State of Michigan)曾經有個小鎮也叫新加坡(Singapore),它與我們現在的新加坡同名。

在1820年之前,密西根州還是個很荒涼的地方。一直到1825年,依梨運河(Erie Canal)開通後,把紐約和五湖區連接起來,密西根湖畔才漸漸地發展開來。紐約地產商Oshea Wilder 隨著人潮來到密西根湖畔,在1836年建立了密西根的新加坡,有意讓它成為密西根的一個伐木重鎮。在高峰期,該鎮擁有23棟建築物,包括三間火鋸廠和一家銀行。它還擁有一個渡頭及運輸木材的駁船。

它的開發比新加坡遲了十七年,這使我有一個想法:他的建立者是否有聽過萊佛士在東南亞的成功經驗,而想把新加坡移植到美國?

在草創時期,拓荒者融資不易,密西根州政府於是放鬆管制,允許擁有五萬元以上資金的財團設立銀行,這小鎮也因而擁有了一家銀行。由於這些銀行都在偏遠地區營業,猶如林中野貓難尋找,所以又稱野貓銀行。

在1830年代,小鎮里的銀行還曾經發行過鈔票。根據當時的條例,銀行必須持有發行鈔票金額三分一的儲備金,但該銀行沒有遵照。當銀行監督員到來巡視時,他就會向其他的銀行借現金來湊數,等監督員走後,又把錢悉數歸還。小鎮銀行持有這樣的經營理念,能走多遠,不言而喻。在美國,現在還有人在買賣當時發行的鈔票,當古董收藏。

由於基建帶動木材的需求量,這湖畔小鎮因此繁榮了幾十年,但終於消失於1870年代。它消失的原因有幾種說法,其中之一是森林大火燒毀了它周圍的樹林,使它失去了屏障,因而被密西根湖的風浪侵蝕,衝擊,然後埋沒。

現在,密西根的新加坡留下來供後人憑弔的就只剩下一塊聳立在紹加達克(Saugatauk)議事廳前的金屬告示牌(見圖)。告示牌上用英文如是說:

「在卡拉馬蘇河口附近的河沙層底下埋著密西根州最著名的「鬼鎮」之一—新加坡。紐約的房地產投機商在1830年代建立了它,希望它能成為一個內湖港來和芝加哥與米爾瓦基分庭抗禮。其實,新加坡到1870年代還是一個繁忙的伐木基地。它當時擁有三座火鋸廠,兩家旅館,幾間雜貨店,和一家著名的「野貓」銀行,它比南方比鄰俗稱平民窟的紹加達克更加繁榮。當它的木材被砍伐光後,火鋸廠關閉了,這曾經顯赫一時的湖畔小鎮便式微了,它的居民也都搬走,大多搬到紹加達克去。漸漸的,密西根湖水帶來的泥沙,把新加坡給淹埋了。」

「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它於1964年由當時的VanKleef水族館館長FraserBrunner先生所設計的。兩年後被新加坡旅遊局採用作為標誌,一直沿用到1997年。而這期間,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代表。

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是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4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王國」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前往麻六甲途中來到了新加坡。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於是為此島取名「新加坡」,在梵文中即「獅城」的意思,而魚尾象徵當年飄洋過海,南來謀生求存的祖祖輩輩們。」

也就是說如果哪天你想在家門口放個魚尾獅,那是不可以滴!除非有旅遊局的批准。 現在全新加坡共有7個魚尾獅雕塑。除了魚尾獅公園兩座外,其他5座分別在新加坡旅遊總局、聖淘沙(去年10月已經拆除)、花柏山和宏茂橋。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發布報告稱,2007年至2011年期間,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是全球第五大武器進口國,武器購買量占全球總量的4%。對於一個常住人口僅有510萬的國家來說,這個比例令人吃驚。

美國是新加坡武器採購的最大受益者,其中43%的採購項目都有美國防衛工程承包商的參與。

不奇怪,這裡每個男人都要當兵,而且每年都要回部隊1個星期,可想而知武器消耗有多大。

從東到西42公里的新加坡,有著3000公里的路,怪不得,一直都被繞暈了。走直線比開車快。

• end •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8550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735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