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費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你知道它具體貴到什麼程度嗎?甚至在新加坡,有一樣東西貴的在全世界都無國能比。
6月15日,瑞士私人銀行寶盛集團(Julius Baer)公布了《2022世界財富與高端生活》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新加坡有一種東西的價格連續兩年獲得榜首,那就是汽車!

(新加坡汽車漲幅為7%,價格位列世界第一)
在中國,一輛特斯拉 Model3 2021後輪驅動款大約是5萬6千新元(約27萬人民幣)左右,但在新加坡同款車接近12萬新元(不含擁車證),如果加上購買擁車證(Cat B)的費用,那就是約22萬新元,都可以在中國買4輛同款車了!

(新加坡同款特斯拉Model3標價,圖源:sgcarmart)
新加坡的汽車,為什麼價格這麼高?
這是因為在新加坡購買一輛汽車,除了昂貴的擁車證,交七七八八的註冊費和稅,提車上路後,要給車加油,進城區要額外收費,停車費也要交不少。
擁車證突破十萬新元 創28年新高
在新加坡,想要購買一輛汽車,首先你需要先投標擁車證,英文為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簡稱COE)。擁車證是新加坡政府透過車輛牌照配額許可證的發行,授予成功中標的持有人進行登記,擁有與使用新加坡道路為期10年的合法權利。
對於不同的車型,擁車證的價格也不相同,甚至有的時候,擁車證會比車輛本身還貴。

(擁車證分類規則)
在6月8日,最新第一輪新加坡擁車證公開投標活動結束。價格全線上漲,其中B組和E組的價格突破10萬新元大關。
在6月22日,新加坡第二輪擁車證投標活動中,最高競拍價再次突破10萬新元,創下新加坡28年以來擁車證最高價。
這一輪競拍B組(大型及豪華車組)的成交價是106,001新元,比上一輪增加了5317元。E組(用於註冊B組車款的公開組)也從100,697新元增長到104,400新元,增加了3703新元。

(2022年第二輪擁車證投標成交價,圖源:One Motoring官網)
供應大眾市場的中小型汽車(A組)擁車證成交價為74,989新元。貨車和巴士組(C組)擁車證成交價為53,011新元。機車組(D組)擁車證成交價為10,302新元。
光是普通小汽車的擁車證都要將近10萬新元,也太貴了吧,還只能用10年,想想都肉疼了!還沒買車就已經花了這麼多錢了,但這僅僅才是一個開始...
新加坡買汽車稅也比車貴
新加坡所有車子都是進口的。而新加坡的車價由好幾個部分組成,抵岸價、國產稅20%、消費稅7%、排碳量稅,還有就是上面說的擁車證了。
簡單說,抵岸價就是車子抵達新加坡口岸,連同車子售價,加上運費、保險等費用的價格。

比如,上面這部名爵HS,生產於中國,到新加坡的抵岸價是19730新元,售價是79888新元。為什麼有60158新元的差別?這差別可是抵岸價的三倍!
車子運抵新加坡之後,得加上100%至180%的附加註冊費。抵岸價越高的,附加註冊費的費率越高,具體如下:

假設抵岸價10萬新元,那麼要交的附加註冊費就是15.2萬。上面這部名爵HS的抵岸價不足2萬,所以只要按100%費率交附加註冊費。
還必須加上20%國產稅。抵岸價10萬新元的車,國產稅就是2萬新元,消費稅就是7000新元。
排碳量稅根據不同車型的排碳量,排碳量越高的,排碳量稅越高,從5000新元到3萬新元不等。排碳量低的,給予排碳量回扣,也是從5000新元到3萬新元不等。上面這部名爵HS的排碳量稅是15000新元。
這些全加起來,這部名爵HS不含COE擁車證的話,經銷商開出了79888新元的價格。
光是七七八八的稅和附加費加起來都比汽車抵岸價貴了太多!就算買最便宜的車,加上擁車證,至少消費也要將近10萬新元了。
汽油也比別家貴 還持續漲漲漲
終於新車到手,後續的費用也少不了!
人要吃飯,車要加油。可新加坡就連油價都比別的國家貴那麼多?

在之前,新加坡的油價就在東南亞地區穩居第一位。

(單位為馬來西亞林吉特)
有網友反映,加油花了157新元(約750人民幣),還是因為油箱裡有五分之一的油,不然肯定超200!

在東南亞所有國家中,新加坡每升汽油約2.13新元(6.51馬幣),而馬來西亞每升汽油,也只不過約0.68新元(2.08馬幣)。新加坡的油價是馬來西亞的3倍以上!
當時因為從新加坡去馬來西亞加油的人實在太多,馬來西亞官員還為此設了規定:新加坡車輛在出關時必須保證油缸里至少有四分之三油。
要是沒有打滿至少四分之三缸油就企圖出境,被檢查到,司機就可能被罰款最高500新元,或者被控。而且司機也許會被要求在關卡調頭加油到合格水平後才被准許出關。

隨著疫情逐漸日常化,石油輸出國組織作為全球主要的原油供應商,在疫情期間的投資不足,導致目前的供應跟不上需求,導致全球油價大漲,原油靠進口的新加坡也絕不例外。

在2019年的時候95的汽油每升只要2.31新元,98汽油也2.68新元。網友表示,以前(19年)55L一缸的車的時候加滿大約90新元,而現在需要約150新元。
是不是許多有車一族已經感受到了近期油價大漲帶來的壓力了呢?
大馬路上開車也要被「搶錢」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有個自動道路繳費系統(ERP,全稱Electronic Road Pricing),而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當初設置它的初衷,是為了減少在CBD等交通繁忙地段堵車的情況,因此故意在特定時段收取額外的通路費。

不少網友戲稱它是「Everyday Rob People(每天都搶你)」,而且不少人吐槽~搶錢不手軟,老在漲漲漲…… 新加坡的 ERP 是在 1998 年 9 月開始實施的。新加坡ERP系統的車上裝置(IU),長得如下圖。需要裝電池供電,裡面插的卡可以是儲值卡,也可以是特別設計過的信用卡。
而且新加坡政府是基於「希望你不要開車進城」的原因才收錢的,所以他並沒有給你多種付費方式可以選擇 (比如說ETC車道+人力收費車道)。你一定要裝機,不然就不准進城。
新加坡的ERP的計費方式並不是以里程、而是按次計費。
高速公路自然是不必提,而市區內比較繁忙的區塊,就會在該區塊對外的連接道路上,全部裝上計費閘門。一進一出算一次,扣一次錢。兩次就扣兩次錢。以此類推。
註:可在下方網站查詢全島ERP位置 http://interactivemap.onemotoring.com.sg/mapapp/index.html?param=redirect
並且,ERP收取的費用,每一次的價錢是不同的。

ERP系統會自動計算,在這塊區域裡面的平均行車速度。如果現在平均行車速度變慢到某個程度 (市區是 20kph 以下、高速公路是 45kph 以下) ,那就表示這塊區域裡面車子太多了。好,開始漲價,速度越低費率越高。相反的,如果行車速度夠快的話,就降價。
而且在疫情政策放寬後,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很多路段出現了擁堵現象,ERP還因此漲價了不止一次。

(5月21日新加坡陸路交通局漲價聲明)
對於需要每天開車通勤的人士來說,哪怕每次上漲1新元累計起來也是一筆不少的花銷。
少開車也要錢包大出血
既然經常開車出門又要油錢又要收ERP,那把車少開多停,必須情況才用總能省點了吧? NoNoNo,就算停著不動,也是要收停車費的!

實際上,有些人會覺得停車費不貴,畢竟每次交的並不多。但實際上,這可能是除了月供之外,每月車輛消費最高的地方了。

一般來說組屋和大部分商場的停車場都會便宜一些,一小時收費在1.2新元左右。而CBD和市區中心的停車場都比較貴,一小時2新元左右,甚至3新元的都有。
甚至之前在2019年還有過天價停車費的新聞,一網友曬出在樟宜機場的停車費,竟高達3158.72新元(約15477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