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經濟日益分化,利益衝突更加顯著。面對錯綜複雜的世界格局,公共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肩負實現公共產品善治的重任,即制定能夠為更廣泛群體帶來最大可能利益的政策。8月25日—26日,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和連瀛洲紀念獎學金主辦的2023連氏善治國際會議在新加坡舉行。本次會議的聯合主辦方包括國際行政科學學會(IIAS)、亞洲公共行政學會(AAPA)、新加坡公共服務學院(CSC)和新加坡思睿集團。
兩年一度的連氏善治國際學術會議匯聚新加坡和國際學者、從業者和研究人員,共同探討公共治理、公共服務和評估方面的相關議題。本次會議以「公共產品的善治」為主題, 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300多位學者、專家和研究人員的共同參與。作為疫情後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首次組織的大型實體會議,學院研究和行政團隊為會議的舉行付出諸多努力,也受到新加坡政府、公共管理學界和學術組織的熱烈回應。中國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的學者、研究人員和學生組團參與了會議。在博士生分論壇中,有10餘篇來自中國的博士生論文入選,展示了中國公共管理專業博士生教育的最新成果。

▲會議現場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作為主賓蒞臨。楊莉明部長表示,數字時代的善治面臨嚴峻挑戰,與其他領域的治理不同,新加坡沒有現成的經過實踐考驗的,適用於數字時代的善治方案。數位技術的複雜性,使用場景的快速變化以及其影響力的全球性,讓善治變得更加複雜。楊部長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英國應對數字治理挑戰的做法,並說明新加坡政府將在下個月發布第一份數碼經濟報告,闡述數碼經濟如何為本地經濟做出貢獻,並判斷未來的發展和步伐。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
楊莉明作為主賓蒞臨

南洋理工大學協力副校長暨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研究與培訓)劉宏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介紹了會議的情況,並與與會者分享了學院發展三十年來,教學和科研的進展和成果。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科研)翁之昊教授和連氏基金主席連宗誠先生在會議開幕式上致辭。
在25日上午的全體會議上,新加坡內政部政務部長陳國明、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以及瑞士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ZHAW管理與法學院院長雷托·斯坦納教授等作為主旨演講嘉賓發表演講,他們從政策制定者和政策研究者的不同視角,分享了對公共產品善治這一課題的觀點和看法。
在新書發布環節,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團隊發布其主編的新書《後疫情時代的善治:全球衛生和經濟復甦》,該書由劉宏教授,學院高級研究員李僑冰博士和吳傑明研究員共同編輯,書籍的出版得到國際行政科學學會(IIAS)的大力支持。該書內容源於2021年連氏善治國際會議的主旨演講和會議論文,經過修訂編輯成冊,希望能為後疫情時代的善治提供不同國家經驗的比較視角。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作為2021連氏會議的主旨演講嘉賓,其演講稿《科學為基礎,公眾參與和強有力的行政決策,面對未來的大流行》也是書中重要一章。文章回顧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經驗,高福認為加強基層的公共衛生建設,科學求真,行政務實以及做好「信息流行病」的管控,是寶貴的中國經驗。

▲與會嘉賓和新書的編者及章節作者合影
為期兩天的會議除了25日的全體會議外,26日還將進行10個主題30個平行論壇的學術研討,涉及的專業領域包括政府治理與公共政策,發展一體化與區域主義,科技與人文,人力資本與組織管理,媒體與公共關係等。此次會議的舉辦,旨在為公共管理領域的學者專家、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和實踐者提供知識交流和互學互鑒的平台,促進世界多國公共治理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討論與互動,為全球公共產品的善治提供新觀點,新思路和新經驗。
有關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
和連瀛洲紀念獎學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是亞洲領先的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南洋理工大學是新加坡首個獲得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境外培訓資質的高等學府。
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充分整合南大優質的教學和研究資源,同時與多個世界著名公共管理學院、跨國企業與組織及新加坡政府部門結成戰略合作夥伴,並不斷拓展課程內容,拓寬培訓領域和深化研究方向,致力於發展成為一所以公共管理教育和研究為主的世界級學術機構,為提倡優質公共服務、促進知識交流、強化全球各政府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一個高端的平台。
自1992年以來,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及其前身已培養了大約20000多名來自於中國、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和寮國等國家的政府官員、大型企業高管和專業人士。學成歸國的他們多已在政界、商界和專業技術領域得到擢升和提拔,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和決策者。
連瀛洲紀念獎學金項目致力於政策導向的相關研究,以多學科和跨學科的視角聚焦對中國和亞洲影響深遠的相關政策問題。連氏學者項目集結新中兩國政商精英,通過高水準、深層次的知識、經驗、文化和人才交流,互鑒先進經驗,共同解決新中兩國所面臨的社會經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