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真的慚愧了…..
感覺有多少人能做到?
看看這圖,再看看自己的銀行數字 😅😅
📌 這些數字都是怎麼來的:

首先,新加坡人的中位數薪水(來源:新加坡人力部)作為基準
其次,根據統計局的統計結果,就是新加坡人平均儲蓄(收入總額減去支出總額)占收入的比例為28.8%
第三,假設從工作開始(這裡假定23歲開始做工),每年的儲蓄(按照收入的28.8%計算)都積累下來,能夠得出表格里的苐一列數字。

當然!我覺得算完之後,做不到也是很正常 🤣🤣。
但總歸來說,這還是有統計的數字。
另外,大家也可以參考一本很有名的理財書「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裡面的理財法為:
10% – 被動收入帳戶(投資帳戶)- 退休前絕對不能動(除了利息)。
15% – 長期儲蓄帳戶 – 應付長期開銷,例如:買車,或大開銷事等等。
10% – 學習帳戶 – 用來自我提升,報名課程,買書等等。
10% – 支出帳戶 – 例如:給親朋好友買禮.物,請客吃飯等。
50% – 開銷帳戶 – 作為自己的生活費。
5% – 休閒帳戶 – 這個是專門用來娛樂自己。
如果各位能按照以上的來做,而且堅持下去!一段時間後 成就感絕對是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