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加坡往返中國的航班陸續復航,網友「胡禮安」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10月從北京飛往新加坡的這段旅程。以下為網友全文:
9月27號,新航恢復了北京至新加坡的直飛航線,在這之前這條航線已經停運超過兩年半以上了。有意思的是,旅客只能從北京飛往新加坡,而從新加坡飛往北京這一段是不允許載客的。
10月14日下午2點,出發前往首都機場。

說實話,這次離開北京,雖然我已經有了回程機票,但因為太多的不確定性,真的不知道再次回京是什麼時候。
我拍下路邊這棵樹作為參照物。回京的時候,估計它已經變色變樣了。

還記得歷經波折來到北京之後,見到地標性建築中國尊和cctv大樓的心情。今天天晴有點霾,心情略微忐忑,希望這次一切順利。

離境前準備
在去機場的路上用手機花3分鐘填完了入境新加坡需要的電子入境卡。


國際旅行,好像有點陌生了。
疫情接近三年,相信對於國內很多夥伴來說,更是如此。


抵達首都機場T3。肉眼可見的,旅客和車輛都很少,醒目的警察和警車在候機樓外站崗。

進入候機樓需要看北京健康碼綠碼 + 72小時核酸。如果缺少任何一項,哪怕你有機票+護照+簽證,都是無法進入機場的。
同事因為私人原因,本是不希望去新加坡的,還在開玩笑說:要是今天被北京健康寶彈窗了,就不用飛了,就可以因為「不可抗拒原因」無法成行了。事實還真的是這樣。

星期五下午,巨大的首都機場T3隻有這4班國際航班,其中2班還是去澳門和香港。可想而知,從北京出境的難度之大。

出境也需要填報海關申報。國內的很多程序在手機端體驗都是很好的。


下午3點的新加坡航空值機櫃檯,完全沒有隊伍。上一次通過首都機場出國,真的是疫情前的2019年了。首都機場還是這個樣子,但很多東西都已經不一樣了。

北京機場現狀
時隔兩年半後重新恢復航線(雖然只是北京-新加坡這一段而已),久違的新航SQ807。疫情前,多次乘搭星期日下午的SQ807,當時還是A380機型,晚上11點抵達新加坡,第二天周一出現在辦公室,非常理想的航班時段。

疫情改變了很多東西。是不是能回到過去,見仁見智。

國際出發區域封閉了80%的閘機,也只有個位數的旅客。

10月14日當天中午12點以後離開北京的航班只有5趟,除了港澳台之外,真正的「國際目的地」只有新加坡和莫斯科。心中感嘆:出京出境真難。

還沒有進入國際出發通道之前,隨身帶的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全部要沒收,非常嚴格。


以往,所有旅客從這個電梯下去,乘搭小火車,前往候機樓。這是T3航站樓非常iconic的一個地方。但你看到,下了電梯之後有一整排圍擋,小火車停運了,不能進去。

代替小火車的,是擺渡車。可以理解,畢竟國際航班數量和客運量都只有零頭了。

乘搭擺渡車,前往國際出發區。我這一趟車上差不多10來個人。

到達國際區,出示海關碼(值機的時候填寫海關出境申報),測溫度,出境,安檢。全部完成之後,就進入了國際出發廳。
這便是完成了所有出境+安檢程序之後來到的國際候機樓。平常,這個區域人氣是很旺的,有許多免稅店和國際大牌商店營業。今天,目光所及都是個位數的旅客。

這是星期五下午3點多的首都機場T3國際出發廳,到處都是空蕩蕩的。

這種不正常的「空」讓我想起了2020年疫情爆發不久後各國封鎖邊境,切斷航班的機場景象。因為旅客和航班數量極少,許多區域都被圍擋封閉起來,比如邊境處、安檢處,都是如此。所有的工作人員全都是全副武裝的「大白」。

在邊檢(拿護照蓋章出境的地方),兩個工作人員2對1在詢問我旁邊的年輕男生:出境幹什麼?英語程度怎麼樣?跟誰一起走?
那個男生好像是要出去留學的,也不知為何他的回答支支吾吾,顯得緊張。之前看新聞,知道出國不容易,一定要有非出國不可的理由,不然有可能最後時刻在邊檢被攔下來。不曉得這個男生最後是否順利出境了。

想找個地方買咖啡,沒想到沒有任何商鋪開門,我以為至少會有那麼一個小小的飲品店開著。
想買瓶水,沒想到所有的自動販賣機全都「暫停使用」,不插電。清潔工阿姨指點說唯一的自動販賣機在安檢處附近……還是算了。

整潔乾淨、寬敞明亮、幾乎無人的候機樓。

整潔乾淨、寬敞明亮、幾乎無人的候機樓。

牆上的北京長城風景畫。說實話,北京真的是一個很豐富的城市,半年過去了我依然帶著遊客的新奇心態和新鮮視角在京城生活。

不能使用登機橋,要乘搭擺渡車去遠機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