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是新加坡工科博士媽媽,育有一兒一女,在雞娃圈內也是小網紅。本身是工程諮詢師,愛好雞娃。之前有分享過從英文啟蒙到自主閱讀的學習方法,反響特別熱烈。
今年,Tina的大女兒即將步入小一。「工科女博士」對這一重要的階段早有自己的計劃,一路同行的家長們,不要慌。看Tina在心理、意識、習慣、能力、知識、身體方面的6大準備,特別是在英文、華文、數學和科學藝術的教育路上她也詳細攻略。

一年級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幼升小則是重要的開端。這一年,是該迷信各種培訓班,雞娃搶跑?還是崇尚全面放養,零基礎入學?家長要先明確三個原則問題:
要不要做幼小銜接?
零基礎不代表零準備。適度的準備,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緩解壓力,激發潛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學習。
什麼是幼小銜接?
兩個教育階段的重要過渡,除了單純的知識過渡,還包括心理,生理,意識,習慣,能力等多方面的過渡。
誰來做?怎麼做?
作為最了解孩子的人,如果家長的思路清晰,計劃合理,執行力強,那麼自己做是性價比最高,效果最好的。
抓住下面幾個核心,家長DIY比機構更高效:
1) 早動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意識習慣乃至能力的準備都要早早動手,學前的一年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2) 廣集思:廣泛涉獵市面上相關題材的育兒書,幼小銜接指導手冊等。
3) 多兼顧:了解小一的教學和考試要求,掌握幼兒園的課程進度,及時查缺補漏。
這份結構清晰,任務具化的DIY實戰指南,把幼小銜接分成6大模塊,幫你逐個擊破:

心理準備篇

心理準備毋庸置疑是放在首位的,這個概念很抽象,只有化繁為簡,從三個方面出發對孩子展開心理攻勢。

嚮往感
簡言之就是我愛上學:通過主題式閱讀,了解小學生活;通過小學開放日,感受學校氛圍;小tips營造入學的儀式感:
穿校服照入學照 榮譽感
姓名貼紙和名牌 認同感
做入學物品清單 參與感
按個人喜好選購 自主感
求知慾
簡言之就是愛上學習,對獲取知識有一種內在且持續的意願。這可不簡單,家長只能採取"迂迴戰術"來引導和鼓勵。
討論「理想」
通過職業繪本的講讀給孩子思考理想的空間,體會到知識和技能的作用,從根源激發求知慾,同時對未來充滿想像。
鼓勵「探索」
探索力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STEM桌遊的啟蒙,科學館的演示,小實驗的設計實踐,都離不開家長的講解和引導。
責任感
首先,責任心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品質。側重"過失教育",包括犯錯時的心理引導,自我反省,以及過失的彌補。
其次,意志力的培養,可以借鑑國內外培養孩子逆商的繪本。借用蘇斯博士的名句: 人生路長,但彼岸就在前方。
意識準備篇

讓孩子有一種認同感:從這一天起,我將開始一段新的生活,承擔新的任務,付出相應的努力,當然也會有更豐富的收穫。

規則意識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讓他們遵守規則並不簡單。但規則意識及其執行力是未來社會適應性的基礎。可以考慮分三步走:
認知
幼兒園是相對自由,寬鬆和包容的環境,小學則有很多規則,呈現一定的秩序化。推薦用直觀的卡通圖表,幫孩子認識和理解規則。
自判
藉助生動的Must or Mustn't Checklist,鍛鍊孩子的自判能力。加深對規則理解的同時,孩子的成就感滿滿。
執行
開展一些自控力小遊戲,模擬觸犯規則的後果,引入相應的懲戒。從外在規則出發,逐步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規則的認知



規則的自判


時間意識
孩子們進入小學,就開始受到作息時間的約束,如不能遲到早退、聽鈴聲上下課、按時完成作業等,這對孩子來說都是考驗,所以時間意識的培養越早越好。
時間的認知
1) 時間的寶貴 時間的流逝+不可逆
2) 時間的長短 計時器+沙漏+時鐘
3) 單位的換算 年月周+時分秒
4) 期限的概念 提前,準時,遲到
時間的管理
和孩子共同制定時間/計劃表,動態監測和調整,獎懲並用。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性,獨立分配任務,藉助定時器按時完成。



安全意識
雖然坡坡是全世界治安最好的國家之一,但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絕對不能少:
人身安全 避免身體侵犯
交往安全 應對校園欺凌
運動安全 認識能力邊界
交通安全 交通規則圖解
推薦書單

習慣準備篇

好習慣勝過好頭腦,規律的作息,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習慣的培養應當從4,5歲開始,融入日常生活。

生活習慣
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並成績優秀的往往都是生活習慣良好的孩子。
自理能力
可以做和應該做的事,儘早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比如分房獨睡,洗漱清潔,鋪床疊被等,讓孩子在試錯中得到鍛鍊。
收納能力
今天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明天才能整理好生活。鼓勵孩子獨立完成玩具的收納,書籍的整理,文具的擺放,書包的準備等。
參與家務
承擔和自己年齡匹配的家務,是孩子成長的需要。除了自己的個人事務,還要分擔家裡的共同家務,可參考的例子見下圖。

閱讀習慣
親子共讀
每周去一次圖書館,每天半小時親子閱讀。做好閱讀記錄,適時調整,確保中英文均衡,題材廣泛,知識性和趣味性並重。
英文閱讀
關於英文自主閱讀進階,二寶媽寫過一篇超全的經驗總結貼,感興趣的請戳連結

中文閱讀
雙語環境,中文輸入少,識字量不足,慢慢積累和進步。這一年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中文自主閱讀。下面是一個簡單的路線規劃:

學習習慣
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習慣的培養往往比知識儲備更重要。
學習氛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舒適的學習環境:整潔的書桌,舒適的座椅,充足的採光,抬頭可見的計劃表,作業表等。2) 安靜專一的氛圍,不打擾,不說教。
歸納總結
核心思考力之一,也是最容易通過訓練提升的。可以分三步來加強:1) 關鍵要素的分類; 2)中心詞的提煉; 3) 思維導圖的製作。

作業習慣
1) 獨立完成 製作作業記錄表+打卡
2) 規範書寫 格式規範,字跡工整
3) 驗算改錯 審題+錯題記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