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高管沙揚·哈齊爾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加坡金融科技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市場規模將實現翻倍。他指出,新加坡金融科技市場的總投資價值可能在三年內達到100億美元,較2022年的41億美元有顯著增長,金融科技公司的數量也將翻倍,達到約3000家。

圖源:ST
自2018年起,新加坡的金融科技行業經歷了迅猛發展,投資額從起初的5億美元飆升至當前水平。新加坡目前已註冊約1500家金融科技公司,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並有望撼動美國和英國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位置。
滙豐銀行期待在新加坡有更多投資
哈齊爾強調:「我們必須團結整個金融部門,讓新加坡真正超越其雄心壯志。只有設定宏偉、雄心勃勃、崇高的目標,我們才能作為一個行業共同激勵。」

圖源:FACEBOOK
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形式多樣,包括股權投資、組建聯盟共同推出產品等。例如,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Validus根據滙豐銀行的東協增長基金戰略,獲得了高達5000萬美元的貸款,以支持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的發展;星展銀行在大流行期間與金融科技公司Doxa合作,推出了建築行業首個自動化供應商採購到付款解決方案。
滙豐銀行在全球範圍內對金融科技公司進行了50多項投資,其中8家位於亞洲。哈齊爾先生表示,新加坡作為地區領先的金融科技熱點之一,滙豐銀行有望在此地實現更多投資,其他銀行也應積極參與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與合作。
全球金融科技行業仍未擺脫髮展困境
哈齊爾認為,銀行應積極探索在加強金融部門創新和快速增長部分的作用和責任,以推動整體經濟增長。據畢馬威2024年上半年的Pulse of Fintech報告,全球投資總額已從2020年上半年的623億美元降至519億美元,創下近年來的最低流入量。

圖源:CNA
報告顯示,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籌集了5.2289億美元,低於2023年最後六個月的7.901億美元。隨著全球通脹緩解和央行降息,業內人士對融資寒冬的結束抱有希望,麥肯錫預測,到2028年,全球金融科技收入將翻一番,達到4000億美元以上。
哈齊爾指出,但融資並非金融科技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許多公司雖擁有優秀的產品或解決方案,但缺乏將其商業化和營銷的經驗。它們擁有豐富的客戶存款和經驗豐富的團隊,但規模龐大、複雜度高,限制了其靈活性、創新速度和敏捷性。在過去十年中,金融科技公司正是利用這些特點,滿足了市場對數字優先金融產品的需求。

圖源:ST
哈齊爾認為,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應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銀行可以向金融科技公司學習如何保持敏捷,而金融科技公司則可以在監管、治理、安全協議、彈性和管理風險等領域向銀行學習,通過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共同推動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