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項調查結果令新加坡居民和當地衛生部門感到憂心忡忡,數據顯示,每十名新加坡居民中有九人的每日鈉攝取量超出了保健促進局建議的每日最多2000毫克的標準。
這一驚人的發現引發了關於飲食習慣和健康的廣泛擔憂,特別是高鈉攝取量可能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圖:來源自網絡)
這項「2022年全國營養調查」涵蓋了18到69歲的新加坡居民,調查期從前年12月延續至去年8月。報告顯示,市面上一些常見的美食,如印度煎餅、板面、滷麵等,它們的鈉含量相較13年前有所上升。
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是每天只吃一餐,也可能使鈉攝取量超標。鈉的過量攝取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這是一種危險的健康問題。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保健促進局已與餐飲業者展開合作,共同推廣使用低鈉鹽。其中,平價集團旗下的Kopitiam食閣是參與計劃的一部分,他們試行使用低鈉鹽的反應良好。

(圖:來源自網絡)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營業成本以及食物的味道是最重要的。在邱德拔醫院,已經成功地試行了低鈉鹽,而且攤主也認為食物的味道沒有太大的影響。在保健促進局的支持下,低鈉鹽的價格也降到了與普通鹽相當。
除了與食品攤位合作外,當局還與多家連鎖餐館展開了合作,設定在2026年之前減少食品中鈉成分的目標,以減少人們每日攝取的鈉量。
此外,調查還發現,新加坡人的飲食平均分量和卡路里攝取量也出現了上升趨勢。有約六成新加坡居民的卡路里攝取量超出了健康標準,這表明他們可能面臨著健康隱患。
不過,調查也發現,國人的糖分攝取量有所減少,67%的新加坡居民的糖分攝取量保持在當局建議的範圍以內,這是一個積極的趨勢。

(圖:來源自網絡)
這一調查結果引發了對新加坡居民飲食習慣的廣泛關注,也提醒了人們需要更加關注健康飲食,減少過多的鹽攝取,同時保持適量的卡路里和糖分攝取,以促進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也是一個共同努力,創造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會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