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發布 2024 年第三季勞動市場報告,揭示新加坡與外籍白領雇員人數增幅差異,非居民就業及准證持有者變化,還有職位空缺與勞動市場整體態勢,對新加坡就業格局影響深遠。
1. 十年變遷詳情
新加坡人力部最新報告指出,過去十年間新加坡白領雇員人數增長態勢強勁。
自 2014 年起,新加坡白領人數從 112 萬 6000 人穩步上升至今年 6 月的 150 萬 8000 人,凈增 38 萬 2000 人。
反觀外籍白領,同期從 34 萬 1000 人增長至 37 萬 9000 人,僅增加 3 萬 8000 人。
在金融保險服務、專業服務以及資訊通信等行業,這種差距更為明顯。
以金融行業為例,新加坡白領人數大幅增長 17 萬 2000 人,而外籍白領僅增長 1 萬 7000 人。
早在 2010 - 2020 年期間,新加坡白領較外籍白領的增幅優勢已有所體現,當時新加坡白領增加 30 萬人,外籍白領增加 11 萬人,在重點行業新加坡增幅是外籍的四倍。
這一系列數據表明新加坡白領在就業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不斷強化,也反映出新加坡勞動力結構在逐步調整優化。

來源:聯合早報
2. 相關趨勢與政策導向影響
新加坡非居民就業情況呈現出多方面特點。
建築與製造業成為工作準證持有者增聘的主要領域,推動了非居民就業人數的上升。
而就業准證和 S 准證持有者的增幅較為平緩,不過近期已扭轉前幾個季度的下降趨勢。
在金融服務以及醫療與社會服務領域,S 准證持有者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具備護理等稀缺技能的人員。
這背後是僱主在新冠疫情後積極調整勞動力結構,以適應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以及更高薪金門檻等政策變動。
新加坡人力部預計,隨著 COMPASS 落實初期就業准證申請人數減少後逐漸回升,未來幾個月就業准證持有者人數將逐步增加。
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對高技能外籍專業人士的需求增長表示歡迎,認為他們能與新加坡本地雇員相互補充,共同推動業務發展,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先進位造業等面臨關鍵技能短缺的行業。
這也體現出政策在平衡新加坡本地與外籍勞動力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引導著勞動力市場朝著高質量、多元化方向發展。

人力部星期一(12月9日)公布2024年第三季《勞動市場報告》。來源:聯合早報
3. 整體發展態勢剖析
新加坡本地職位空缺數量出現顯著變化,從今年 6 月的 8 萬 1200 個銳減至 9 月的 6 萬 3400 個,降幅主要集中在建築、交通與倉儲以及製造業等行業。
究其原因,這些行業中的許多低技能職位已被工作準證持有者填補。
儘管職位空缺總數有所減少,但目前新加坡本地就業機會仍然多於失業人數。
今年 9 月,每名失業者對應 1.39 個職位空缺,相比前一季度的 1.67 有所下降。
新加坡人力部預測,年底的節慶活動將進一步刺激勞動力需求,推動勞動市場的活躍度提升。
整體而言,今年勞動市場的表現優於前一年,並且預計會繼續保持擴張的趨勢。
隨著更多職位空缺被填補,勞動市場的緊張程度有望逐漸得到緩解。
星展銀行經濟師蔡漢廷分析認為,勞動市場緊張程度的緩解將對新加坡單位勞動力成本的增長產生抑制作用,進而推動新加坡本地預期平均核心通脹率從今年的 2.7%降至明年 1.8%,這一系列連鎖反應表明勞動市場與宏觀經濟指標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來源:聯合早報
參考資料:
1.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41209-5551815,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