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新聞都是關於新加坡反面的報道,而今天這篇文章將讓我們對馬來或者印尼人另眼相看,也許他不知道雷鋒,但他卻擁有雷鋒精神。
這段視頻來自某私家車的後尾行車記錄儀,從露天停車場出來的時候,突然停下車記錄下感人的一幕。
後尾記錄儀拍下,一輛送外賣的摩托車尾隨從停車場出來,但是外賣小哥不緊不慢的把摩托車靠邊挺好後,消失在畫面。再次出現是並排摻著一位年長的大爺,起初並不知和緣故,但從兩人的速度看出,應該是外賣小哥正在協助老人過馬路。
事發過後通過了解,這是一位上了年紀的盲人,無任何輔助工具行走在馬路上,外賣小哥下意識的自動上前幫助,受到廣大群眾的崇拜。

這是一段並不華麗的視頻,但他卻感動了上萬點擊者,並且一時間讓不少華人想起雷鋒精神,轉發量也是一天內破萬,一段立志的視頻,值得我們分享與讚揚。
再來看下小日本當年的盲人道創始人,今天google為了致敬他,專門把google搜尋引擎的頁面製作成一段動圖,同時也正符合這篇文章的主題。

Miyake的原始設計於20世紀70年代安裝在所有日本鐵路平台上,並迅速進入全球各個城市,具有兩種觸感模式,有視力障礙的人可以通過拐杖或通過他們的腳探測到這些模式 - 提供線索他們應該走哪條路。
一種模式具有一系列凸起的線條造型,表示「向前」。第二種設計通常被稱為「截頂圓頂」模式,一系列小凸起,充當「停止」標誌 - 通常位於火車平台的邊緣或高速公路之前。
世界各地已經設計了許多不同的圖案,具有較小的凸起點或更多的凸起,表示不同方向的線索。例如,當凸起的線在行進方向上是水平的時,這可能意味著「注意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