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校運動會是對於新加坡學生最重要的運動會。這項於1月23日開幕的運動會有多個比賽項目,賽事將一直持續到8月份。比起我國學生參加的運動會,新加坡的學校組織的運動會有哪些不同的呢?

新加坡全國學校運動會簡稱NSG,在每年1月至8月間舉辦,是新加坡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泛、關注度最高的年度青少年體育賽事,擁有400多個體育錦標賽。今年,來自超過365所中小學,初級學院的約58,000名學生運動員將參加29項不同的運動。
29項運動包括羽毛球、籃球、皮划艇、板球、越野賽、擊劍、落地球、足球、高爾夫、體操、曲棍球、柔道、無擋板、跳繩、橄欖球、帆船、跳繩、射擊、壘球、壁球、游泳、桌球、跆拳道、網球、保齡球、田徑、排球、水球和武術。
NSG為學生運動員提供了建立個性,韌性和紀律的機會,因為他們追求卓越的運動。除了NSG 2019年開幕典禮外,每所學校還將在2月份舉辦自己的儀式,讓學生能夠為每個學校的代表運動員提供支持,並體會到體育參與的價值。

新加坡對於學生對運動的熱情可謂是從娃娃抓起。他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安排學生們每周進行3—4小時的室外體育活動,無論風吹下雨,這個時間都雷打不動。
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老師會帶領學生們做一些趣味遊戲進行熱身,還會設置一些障礙物,讓孩子們練習跨越障礙的技巧。體育課從娃娃抓起,有助於養成兒童熱愛體育運動的習慣,同時也有益於其身體成長。
到了小學,體育課更是被明確規定為必修課,多年以來新加坡體育課的課時安排都沒有變過,從來不會因為學習緊張而犧牲孩子們鍛鍊的時間。

在所有小學、中學的課程表中,都必須保證固定的體育課時安排。一般的學校每周都安排3節體育課,每節課至少達到30分鐘。體育課上的項目繁多,包括籃球、足球、跳高、跳遠等,有些硬體設施較為出色的學校還有專門建造的室內體育館,學生可根據興趣選修業餘體育課。
由於小學生身體條件所限,體育老師不會安排對抗太過激烈的運動。反之,高年級的學生則會選擇籃球、足球等有較多身體碰撞的競技運動。除課程表上的固定設置外,新加坡的中小學裡還有各種學生自發組織的課餘體育小組,他們會組成足球隊或者籃球隊,在課餘時間自己組織比賽。

進入中學後,急救措施更為完善。每節體育課都會有專人攜帶急救包,以備不時之需,因此你很難看到在新加坡出現類似「因醫療器械問題而導致學學生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新聞。另外,新加坡還有一個體能測試體系(NAPHA),該體系的評判標準以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座位體前曲、短程往返跑和引體向上這五項必選技巧類和耐力跑2400米組成。對於不同年齡有著不同標準。

新加坡的學生還被要求參加各種課外活動鍛鍊身體。最有特色的是每位初三學生要參加一次「荒島求生」的野外生存訓練。精彩刺激之餘也能讓學生們學習很多知識。這些知識也許在平時不經常被用到,但在管家時刻卻可以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據新加坡體育理事會近年來的一系列統計顯示,由於重視體育鍛鍊,新加坡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在亞洲國家中處於領先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