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重度殘障者應付日常生活費的終身護保計劃明年中推出,明年年齡介於30歲至40歲之間的首批受保國人將強制性加入,1979年及之前出世的國人則可從2021年中以後選擇性加入。
此後,每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年滿30歲的當天將自動納入終身護保(CareShield Life),確保每個人不論健康或經濟情況如何,都能在面臨重度殘障時獲得援助。
在終身護保計劃開始後才成為公民或永久居民的人也可加入,除非他們早在1979年之前已重度殘障。

國會昨天(9月2日)三讀通過終身護保和長期護理法案,從重度殘障保險、個人儲蓄和政府資助三方面幫助國人應付長期護理開支。
衛生部長顏金勇在法案二讀時指出,資助長期護理的成本是大家的共同責任,社會可通過終身護保和樂齡健保(ElderShield)保險計劃來分擔風險;個人和家庭能靠各自的儲蓄;政府則通過津貼和援助計劃提供幫助,特別是針對低收入群。
終身護保是現有樂齡健保的加強版,受保人若無法自理任何三項日常活動(沖涼、進食、更衣、如廁、走動和移動),每個月可獲得一筆現金應付護理開銷,直到康復或過世為止。

這項保險計劃規定從1980年起出世的國人都必須加入,而1979年及之前出世的國人由於有一些已受保於樂齡健保,因此政府允許他們自行決定是否要加入,條件是必須還未重度殘障。
不過,受保於樂齡健保、並從1970年至1979年出世的較年輕國人,只要還沒重度殘障,政府為鼓勵和方便他們加入終身護保,將自動把他們納入計劃里,但他們可在2023年底之前選擇退出並取回全額保費。
至於不自動把在1969年及更早前出世的國人納入計劃,衛生部兼律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唐振輝解釋,那是因為他們個別的情況有所差異。
「有顯著數目的國人受保於樂齡健保300計劃或不受保,他們還得額外支付一筆調整部分保費(Catch-up component)來加入終身護保,因此他們或會想要保留選擇權,決定是否加入。」

為鼓勵國人加入,政府早前宣布會分發加入獎勵金,同時給予中低收入者保費津貼,仍需要幫助的低收入者也能申請樂齡關護基金(ElderFund)。
顏金勇指出,這些津貼的資金都來自政府新設立的51億元長期護理支援基金,與法案下的另一個終身護保及樂齡健保保險基金不同。後者收集所有保費並只用於分發賠付金,政府或中央公積金局都不能動用。
終身護保將交由公積金局和護聯中心管理,而樂齡健保後年由政府從私人保險業者手中接管後,也將交由這兩家機構管理,協助國人更順利地從樂齡健保過檔至終身護保。
共有16名議員針對這項法案發言,不少議員提問為何不讓無法完成兩項日常活動的國人就可索賠,也有人再度質問為何區分男女的保費。
衛生部重申,降低索賠條件或增加賠付額只會增加國人每月得支付的保費,不符合旨在為國人提供基本殘障保障的終身護保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