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即將面臨「生存之際」,砸1000億自救

2019年08月20日   •   4萬次閱讀

由於全球變暖,海平面升高,作為低洼小島的新加坡,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大面積被淹,全島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災難片《未來水世界》里的場景可能離我們並不遙遠......

被淹了就往高處跑唄!Sorry,新加坡的最高山——武吉知馬山只有163米高,而且這個「小土坡」必然容不下所有人......(ps:我們稱它為小土坡毫無冒犯之意,它的英文就是hill,而不是mountain)

(圖片來源:Leonard Reback)

往武吉知馬山上跑這個非常殘酷的笑話,改編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天國慶群眾大會上的講話。

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李顯龍足足花了20多分鐘談氣候變化對新加坡的影響。

李顯龍ins故事特別加了海浪特效

他說,新加坡要拿出對待武裝部隊(軍事國防)的態度,制定50-100年的計劃嚴肅對待氣候變化,累計投資估計超過1000億新幣

聯合國估計,到了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升高一米。新加坡從西部的裕廊島,到東部的東海岸,整個CBD金融區、樟宜機場都面臨被淹的危險!

李顯龍說,不光住在這些可能被水淹區域的人有危險,整個城市都會被影響!道路和地鐵貫穿低洼地區,這裡遍布醫院、學校、工作場所。

將這些受影響地區用彩色標出來更加明顯,幾乎是半個新加坡可能被淹了!所以,在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島國,不可能在一部分失守後,住另一部分的還能正常生活,必須進行全島防禦。

其實,一直以來,新加坡都在和不斷上升的海平面較量,未雨綢繆。

根據新加坡現在的規定,所有建築必須建在海平面三米以上。漲潮時,海平面會上升兩米,最後剩餘一米的餘地,是留給暴雨的,建築物不至於被淹。

如果真按專家預測,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一米,原來的一米「安全高度」就沒了,一漲潮或下大雨,那就是災難性的後果!

新加坡將制定措施,保護基礎建設。例如把地鐵站入口處架高,以及要求新的發展項目或重要基礎設施必須建在更高處

新加坡正在興建中的樟宜機場第五航站樓和大士海港,都特意建在高出海平面至少5米的地方。

同時,新加坡也將加強保護海岸線,對海岸線進行劃分,並按照威脅程度制定保護策略,從受到最大威脅的部分——東海岸和裕廊島開始。

濱海堤壩,許多人周末會在這裡野餐、放風箏

新加坡的濱海堤壩目前有七個巨型水泵,漲潮、下大雨時,他們將水從濱海蓄水池抽水入海,,以保護城市免受洪水侵襲。但當海平面上升,這七個水泵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公用事業局將在濱海堤壩的另一邊,建第二個水泵房

水泵房

東海岸一帶則要效仿荷蘭,進行圩田填海造地。所謂圩田,就是在海中建設堤壩,把水抽出形成一片陸地。圩田需要完善排水系統,建成後的維護和保養成本將比傳統填海土地高。但所需沙土量少,建造成本比傳統填海低很多。

新加坡已經在德光島建了一個小型的圩田,用來試驗和積累經驗。這樣的試驗有助於新加坡以後在東海岸把圩田延伸,在海岸線建造一堵圍牆,不但能保護低洼地區,也能填海造地,為新加坡提供更多可用土地。

德光島工程2022年完成後,將為新加坡增加810公頃土地,相當於兩個大巴窯的面積。

另一個方法是在新加坡主島對岸的一系列外島展開填土工程,從濱海東到樟宜一帶,以堤壩的形式將它們銜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類似於濱海蓄水池的淡水蓄水池,並對水加以控制。

東部填海造陸設想圖,非施工圖

當然,這些工程所要耗費的人力、財力巨大,李顯龍說,在未來的100年,花至少1000億新幣,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他還把對抗氣候變化,上升到和武裝部隊同樣重要,因為兩者都是關乎新加坡生死的問題,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兩者中唯一的不同,就是日後或許不會出現動用武裝部隊的情況,不過海平面肯定會上升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李顯龍ins故事

面對不可逆轉的氣候變化,李顯龍認為,每個人可以做的是了解、減緩並適應氣候變化

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新加坡承諾在2030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從2005年的水平削減36%。

(圖片來源:Jacklee)

今年,新加坡成為東南亞首個徵收碳稅的國家。從2019年到2023年,適用於所有部門的稅收將漲到每噸溫室氣體排放5.0美元,並可能在2030年之前提高到每噸10至15美元之間。

同時,李顯龍呼籲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及時關燈減少浪費電、減少需要焚燒的垃圾,也應該循環使用物品。

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零垃圾總藍圖(Zero Waste Masterplan),探討如何優化管理廚餘、電子垃圾, 以及包括塑料在內的包裝垃圾,新加坡垃圾分類時代估計也快來了......

此前,2017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將車輛增長率削減至零,並加強車輛排放管理。在進行城市規劃時,新加坡政府儘量讓建築群布局沿著主導風向,通風散熱之下減少對空調的需求。

曾經,提到空調,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臉上炸開了向日葵般的笑容。不過到了這個世紀,空調要為環保讓步了。

面對氣候變化,目前國際社會還沒有制定出一個全球通用的解決方案,如果全球各國不積極採取減排計劃,長期以往海平面上升也許會不止1米

而新加坡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甚至即便新加坡有完美的預防計劃,到時也很難保證自身的安全繁榮......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498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