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給我,一雙堅定翅膀。我的夢,不論在何方……一生的愛,唯有家。世世代代,溫暖的家。」
進入病毒阻斷措施實施的第19天,新加坡昨晚(4月25日)7時55分迎來了團結一心的時刻。
在新加坡籍音樂人李迪文(Dick Lee)的帶領下,多名藝人及各區居民都在家中揮著開啟了手電筒功能的手機,高唱愛國歌曲「Home」(《家》),藉由這個大型合唱活動向前線防疫人員和客工(外籍勞工)表達感激。

新加坡人25日晚在家全民合唱愛國歌曲《家》(網際網路)
《家》這首歌在新加坡可謂耳熟能詳,幾乎所有人都會唱,傳唱度不亞於中國的《我的祖國》。
這首歌原本是新加坡1998年的國慶歌曲。歌曲共有中英兩版,都是由新加坡國寶級歌手陳潔儀演唱。當年推出後迅速走紅,歷久彌新至今。

《家》是新加坡「國寶級」歌手陳潔儀1998年的作品。(網際網路)
一首抒情的愛國歌曲
歌曲由李迪文作曲,木子作詞。前者是在90年代華語樂壇耳熟能詳的作曲人,曾與梅艷芳、張國榮、張學友、林憶蓮、劉德華等天王天后級人物合作,知名作品包括張國榮的《追》、張學友的《愛是永恆》等。

李迪文(左)曾為張國榮、張學友等香港樂壇天王譜曲。(網際網路)
但是木子是誰?
根據《聯合早報》2015年的一篇報道,本名李茀民的木子也是新加坡音樂人。他當時透露,自己與李迪文創作的《家》全為國家服務,沒有收取任何版權費。

《家》的作詞人木子表示自己與李迪文沒有為這首歌收過版權費。(檔案照)
木子表示,自己當年聽了李迪文的demo(歌曲小樣)後,簡直不敢相信那首「柔弱」的歌是國慶日主題曲。
他說:「以前的國慶歌曲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李迪文給我的《家》卻抒情得不得了,我甚至還打電話給歌曲製作人許環良,向他確定。」
許環良當時告訴木子,(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每年都花不少錢來創作國慶歌曲,但是歌只紅一個月,過後就沒人唱。因此他們希望有一首歌能上電台音樂排行榜,要8月以外也有人傳唱。
歷久彌新的《家》
「每一次我感到徬徨,不自禁就會回頭望……」
自1998年首發以來,《家》已多次出現在新加坡的國慶慶典上。同時,這首歌的熱度也已超越了慶祝新加坡國慶的意義。
如2010年,《家》在被重新編曲後,於新加坡的「全面防衛日」上重新發布。
此外,2015年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後,他的停柩供公眾弔唁期間,新加坡武裝部隊、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及當時在新加坡演出的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合唱團都曾分別演唱這首歌,向李光耀致敬。

2015年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後,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合唱團在新加坡國會演唱《家》。(新加坡總理公署)
同年,新加坡歌手鄭可為也代表新加坡赴北京參加「同唱友誼歌」的中國—東協歌會,並在節目上演唱《家》。
從愛國到抗疫 待在小家保護大家
如今,這首歌更是成為受疫情影響的新加坡人的一種精神寄託,同時也是對在前線抗疫人員的鼓勵與支持。
25日晚上參與全民合唱的陳靜怡(29歲)表示,自己當遇上挑戰或難捱的時刻,《家》這首歌都會讓她充滿力量,覺得不論多困難,總有個地方始終是她的家,家人也會一直支持著她。
陳怡靜說:「現階段對大家而言都不容易,我們也無法深刻理解受疫情影響的人真正的經歷是什麼。我只希望大家此刻都能對彼此更包容,散發多一些正能量,攜手渡過難關。」
在傳唱20多年後,《家》這首歌在新加坡人的心中依然魅力不減。此次疫情中更是增添了特殊意義,待在小「家」,才能保護大家。

25日晚上,新加坡全島合唱《家》,為抗疫一線的人員和客工打氣。(檔案照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