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專門劃出的小印度區,承載著人們的信仰
在新加坡,有兩個較為著名的印度廟宇,
從竹腳市場出發沿實龍崗路走2到3分鐘,
左手有一印度寺廟特有的富麗堂皇的門樓,
這就是其中之一:維拉瑪卡里雅曼興都廟。
牛車水有興都廟主要是因為當年華人印度人雜居在一起,
後來印度人越來越多,才專劃了小印度區,所以有倆興都廟。
這座供奉的是KALI女神,象徵力量和勇氣。

是位於小印度的一座典型印度寺廟,
非常有特色,房頂上有大量的彩塑,
雕刻的應該都是印度諸神的故事,
雖然並不知道具體內涵,
但只是從外觀就足以震撼,
看得出印度人對於教宗的虔誠。
印度人對於信仰還是非常虔誠的,
好多印度人都在裡面禱告。

廟門入口是高聳的塔樓,
雕刻著數不盡的印度神明,
是標準的南印度廟建築。
維拉瑪卡里亞曼興都廟與牛車水的馬里安曼興都廟相比,
要規模更大,而且不僅僅是來往的各國遊客,
而是當地印度人每天虔誠祈禱的必去寺廟。

印度教看上去挺神秘的,但是也對外開放,
不知道是不是這是在新加坡的緣故。
和大部分的印度寺廟一樣,進去參觀要脫鞋。
進去的時候有很多人在祭拜神靈,
幾位虔誠的信徒整個人都趴在地上。
幾位祭司一邊祈禱一邊像人群發放聖水之類的東西。

去拜的人真的很虔誠,
閉著眼,雙手合十,有的跪在地上,
嘴裡念念叨叨地像是在跟神明祈求訴說著他們的願望。
赤著腳走過虔誠的人們匍匐過的石板,
走過一盞盞油燈,繞了一圈圈,
問掌管生死的卡里女神,
生無可戀卻還要活下去的緣由,
尋來尋去沒個答案。
雖說不是每個人都有信仰,
但是,我覺得有信仰的人是可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