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新加坡各大醫院推出智能app,大大節約看病時間。
去醫院排隊,一排就是幾個小時,
相信大家都體驗過,
不是醫生看病太慢,
而是病人實在太多,
如何節約病人和家屬的等候時間呢?
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和新加坡富士通(Fujitsu)公司
最近將要研發一款應用軟體來優化看病流程。

醫院急診部門的等候時間並不是固定的,
但很多病人害怕錯過號碼或者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去哪個科室,
會在醫院耗費大量的時間,
這款新開發的app將使病患和親屬隨時
可以接收到下來的檢查步驟和所需等候時間等最新信息,
這樣也有助緩解他們緊張急躁的心情。

院方稱,平均每名病人到急診部門求醫需要等上2.84個小時。
而且如果病人和親屬中途到食閣或上廁所等,
醫院人員就得花時間通過電話聯繫。
這也浪費了很多時間。
醫院急診部門高級執行人員李志偉受訪時說,
應用除了能及時地提供信息,
也可用擴增實境或虛擬實境科技,
讓用戶輕易地穿梭於不同部門之間,
導引他們到下一個做檢查的地點。

同時,醫院還和iWOW Technology公司合作,
旨在為行動不便的病患提供更加便捷的就醫環境。
很多嚴重創傷或長瘤而四肢癱瘓者、
頸椎損傷者和雙臂骨折者在住院時,
可能因行動不便,無法按下床邊警鈴來召喚護士。
而如果大聲呼叫則會影響其他病患,
這很容易影響病人的及時救治,
還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而團隊將要開發的設備可以通過頭部輕觸的方式來啟動警鈴,
又或者把設備綁在病患手臂上,讓他們用手指就可啟動警鈴。

竹腳婦幼醫院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合作也將開發一款人工智慧系統,
可以減少醫護人員工作量,
也可以為病人和家屬提供更及時方便的服務。
醫院兒科麻醉高級顧問醫生許環韻說,
院方目前每天可能得安排多達四名護士,
每天需要花費將近三個多小時,
撥電與病患家長確認一些資料。
因為有些病人家屬可能會遺忘或者記錯遠方提供的指示,
影響手術或者治療。
而該智能系統將會通過自動化程序收集院方指示以及要索取的術前資料。
節約了病人的時間,也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

4.jpg (45.3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 小時前 上傳
人工智慧已經滲入到各個行業當中,
你還希望醫院增加什麼樣的智能系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