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的一則新聞引起熱議,有網友從新山回新加坡,在關卡遭馬國警員索要「咖啡錢」。
「咖啡錢」 指的是私下給公務人員的錢,類似於請他喝咖啡,以期獲得他的關照。
有一說法是「咖啡錢」源自福建或潮州方言詞 「㗝呸鐳」(kopi-lui)。「kopi」是咖啡,「lui」是錢。
在 1950 至 1960 年代間,新加坡社會一片動盪,經濟衰弱,貪污腐敗的行為也很常見。當時許多執法部門的員工都利用職權非法索取錢財。
當時的貪污腐敗問題極其嚴重,人民若是想要取得計程車執照、小商販營業證或其他執照,有時就必須遞交咖啡錢賄賂公務員。
因此,咖啡錢指的是私下給公務人員的錢,當作是請他喝咖啡,從而得到他的關照。當然,這筆賄賂的金額遠遠超出一杯咖啡的價錢。人們向這些員工行賄時就委婉地稱為 「交咖啡錢」。
新加坡立國之後,此衰弱腐敗的現象有所改變。政府努力建立一個清廉的政體,對貪污持零容忍的態度,使新加坡迅速成為全球高度廉潔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華語資料庫丨來源
網絡整理資料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