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在在2025年新加坡義工管理大會上致辭,表示每月至少參與一次志願服務的人,生活質量比不做義工的人高。定期做義工的人,普遍擁有更密切的社交關係與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並且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意義。
以下內容為新加坡眼根據英文翻譯整理: 國會高級秘書蔡瑞隆先生,
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主席范秀平(Anita Fam)女士,
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執行長陳麗珊(Tan Li San)女士,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VPC)執行長Tony Soh 先生,
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首先熱烈歡迎各位參加2025年新加坡義工管理大會。現場有600多位參與者,線上還有500-600位來自全球的朋友,同樣歡迎你們!
如此踴躍的參與,既體現了大家的共同承諾,也印證了NCSS今年策劃內容的價值。今年適逢新加坡建國60周年(SG60)。自獨立以來,建設關懷包容的社會始終是政府的核心要務。

李光耀先生與建國先輩們不僅奠定了經濟、基建、住房與教育基礎,更著力培育社會"軟實力"——他們深知,築牢社會紐帶、塑造"團結一心的人民",對新加坡的繁榮與人民福祉同樣關鍵。歷屆領導人都秉持這一信念,早期構建的社會契約助力我們多次渡過危機,疫情期間全民互助的暖心故事就是最新例證。
維護和深化這種團結意識仍是一項進行中的工作。我們絕不能認為社會團結是理所當然。當今世界許多地方社會分裂加劇,導致信任崩塌與未來悲觀情緒蔓延。
作為年輕的小國,新加坡絕不能重蹈覆轍。2022年起,黃循財總理髮起的"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正推動我們更新社會契約,塑造我們共同的未來。"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的主要內容包括賦能低收入家庭、扶助弱勢群體、構建樂齡安居體系。通過"新加坡攜手向前"(Forward Singapore)運動,我們的目標是與新加坡人共同努力,加深我們對彼此的社會責任感。因此,今年大會的主題"以志願服務推動新加坡前進"恰逢其時。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個人、團體、組織還是社區,都可以有所作為。在這方面,我們近年來觀察到的兩個特別趨勢令我感到鼓舞。
首先,人們對回饋社會的意義有了更廣泛的理解。 新加坡人越來越認識到,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捐款,還可以通過志願服務奉獻我們的想法、精力、時間和技能。2023年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的一項調查發現,2023年該行業有超過20萬名志願者,比2021年增加了20%。其中,每三分之一定期志願者,每年至少服務四次。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二分之一。
第二個趨勢是,捐贈者的基礎更加深厚和多樣化。特別是,企業捐贈和志願服務有所增加。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企業都認識到,他們為所在社區的社會凝聚力建設做出了貢獻。對社會負責和參與對企業有利。客戶對這些企業的認可度更高,人才也更青睞行善的企業。
自 2017 年以來,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VPC)已將新加坡具有強烈企業宗旨的公司表彰為樂善大使( Champions of Good),最近又將有公司被表彰為樂善大使( Champions of Good)。在2017年的首屆頒獎典禮上,45家公司獲得表彰。去年,即 2024 年,有近 300 家公司獲得表彰,是原來的 6 倍多!
今天上午,社會服務組織和專業人士、公共機構、志願者和志願者管理者以及企業等不同群體齊聚一堂,反映了我們的社會服務生態系統多年來的發展和壯大。2023 年,我們慶祝了社會服務夥伴年( Year of Celebrating Social Service Partners)。2024 年慶祝了社會服務志願者年( Year of Celebrating Social Service Volunteers)。今年的 2025 年是 「歡慶社會服務專才年」(Year of Celebrating So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我們將連續三年表彰社會服務領域的三大支柱--合作夥伴、志願者和專業人士。
如今,我們在全國範圍內擁有 500 多家社會服務機構和 20,000 多名社會服務專業人員,他們孜孜不倦地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幫助。你們服務的對象範圍廣泛,包括高危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和殘障人士、低收入家庭以及許多其他有價值的事業。為了進一步支持我們的社會服務專業人員,新加坡社科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剛剛宣布成立社工學院( School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該學院將於 2025 年第三季度成立。
志願者是社會服務機構的重要合作夥伴。例如,天友社區服務中心(Filos Community Services )在東海岸地區運營著 SG Cares 義工中心。天友社區服務中心(Filos Community Services )有 37 名員工,但管理著近 1 300 名志願者。在志願者的大力支持下,天友社區服務中心(Filos Community Services )去年為 31,000 多名服務對象提供了服務。鑒於志願者的重要性,我們的社會服務機構認識到管理好志願者的價值。如今,每10家社會服務機構中就有近7家聘請了專職的志願者經理,每10家中就有8家實施了強有力的志願者管理措施和流程。
2014 年,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推出了義工管理工具包(Volunteer Management Toolkit),以幫助社會服務機構實施有效的志願者管理實踐,重點關注組織文化和準備情況、協作以及志願者招募、入職、參與和體驗等領域。該工具包已於 2020 年升級。今年晚些時候,它將作為義工管理工具包 3.0 進一步更新。
未來幾年,新加坡社會服務需求的範圍和規模將繼續增長。我們必須找到創新的方法來滿足和管理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並高效率、高效益地實現供需匹配,這樣才能改變我們服務對象的生活。請允許我提出三個想法,供大家在今天晚些時候及以後討論。
第一,推動社服領域系統性轉型。自2017年以來,我一直擔任未來經濟理事會(Future Economy Council),也就是現在的未來經濟諮詢委員會(Future Economy Advisory Panel)的主席,指導新加坡的經濟轉型。委員會的旗艦項目是23個產業轉型計劃(ITM),以指導我國經濟的不同部門發展新的能力,建立更強的復原力,並抓住新的機遇。在這 23 個產業轉型計劃中,每個部門的工作都圍繞六個橫向支柱展開。它們是:生產力、技術與創新、就業與技能、國際化、韌性和可持續性。這項工作耗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但卻增強了我們的經濟實力。我們實現了良好的增長、勞動生產率和工資增長。我們還很好地經受住了 COVID-19 的經濟影響。因此,我鼓勵社服領域也進行系統轉型。
我想簡要概述一下你們可以考慮進行這種轉型的三大支柱:
一是數字化。數字化時代已經在改變世界各地的經濟和社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將加速這一轉型浪潮。我們應該認真考慮如何利用技術為我們的社會服務領域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我們如何在信息技術、財務、志願者管理和行政工作等職能領域匯總需求並提供共享服務?這樣做可以讓我們更優化地利用資源,包括我們的許多捐助,將其用於社會服務機構的核心職能,即直接支持受益人。
二是以公民和家庭為中心。受益人往往有跨越不同機構的多種需求,他們面臨的挑戰很少是孤立發展的。作為經濟轉型的一部分,我們在支持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學會了採用以公司為中心的方法,以避免工作目標交叉。 同樣,我希望我們能夠以更加以公民為中心、以家庭為中心的方式來支持我們的公民和家庭。通過跨機構合作和集中資源,你們可以更加全面地為受益人服務,同時又不會削弱各自志願者對其熱衷事業的熱情。這也是馬善高部長發起的 提升版社區聯絡站計劃(ComLink+)的目標之一。
三是建設橫向能力。例如,志願者管理人員可以在各社會服務機構之間交叉任職,以便更好地管理不同的人群、技能和人才。與其他國家相比,新加坡公共服務部門的 「孤島 」現象要少得多,原因之一是官員都是跨部任職。這使得官員能夠很好地了解不同部委的需求。我希望社會服務界也能採用類似的做法。
事實上,我很高興地看到,有些工作已經在進行之中。例如,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和心理衛生學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正在聯合 12 個合作夥伴,共同在一個名為 grovve 的綜合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服務。該中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SCAPE青年中心啟動,為青少年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心理衛生支持和服務平台。我相信,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而且是大規模的。
在轉型的同時,生態系統中的不同利益相關者也可以相互學習,並在合作中發揮槓桿作用。因此,我的第二個建議是促進更多想法和專業知識的相互交流。我們的社會服務機構熟悉不同的群體和社區,非常了解當地的問題。而企業則往往有很好的創新理念,熟悉如何擴大運營規模,放大創新成果。
自 2023 年以來,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與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VPC)合作開展了「V」計劃( Project V),將企業與社會服務機構聯合起來,建立穩定可靠的志願者隊伍,提供更全面、更長期的支持。在試點階段,近 40 家企業與 40 家社會服務機構進行了配對。參與機構因此獲得了超過 12,000 個小時的志願服務。為了促進企業更經常地參與志願服務,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與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VPC)將擴大「V」計劃( Project V)的規模。在未來三年,「V」計劃( Project V)的目標是讓 150 多家企業參與進來,鞏固它們與不同社會服務機構的夥伴關係,並幫助它們發展志願服務組合。
我的第三個建議是,探索如何使志願服務的旅程對那些挺身而出的人更有意義。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的 「2024 年生活質量研究 」(NCSS』 2024 Quality of Life study)發現,與非志願者相比,每月至少參加一次志願服務的受訪者表示生活質量良好的可能性要高出 1.5 倍。經常參加志願服務的受訪者還報告了更好的親密社會關係和心理健康,並更有可能認為自己的生活很有意義。
換句話說,志願服務給施惠者和受益者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結構合理的志願服務經歷可以培養我們的持久能力,幫助我們同情和支持各種弱勢群體。 這些品質超越了志願服務經歷。它們將個人塑造成更好的公民、家庭成員、朋友和同事。因此,結構合理的志願服務經歷可以使志願者保持動力和積極性,為自己奉獻更多,也可以更廣泛地改變志願者的整體福祉。
我還建議與教育部更加緊密地合作。多年來,教育部一直為我們的學生實施社區參與計劃。 十年前我在教育部工作時,我們推出了 「品格與公民意識 」(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programme)計劃,還推出了 「德育在於行動 」(Values in Action programme)計劃。這些計劃旨在彙集和整合我們現有的價值觀驅動教育的各個環節,如公民道德教育和國民教育。鼓勵我們的年輕人做志願者,並為他們創造做志願者的機會,是他們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對我們社會的理解,並幫助他們建立對周圍人的同情心。
在結束髮言之前,請允許我回顧一下我的主要觀點。首先,在新加坡獨立六十年後的今天,建設一個更加包容、關愛、有韌性和凝聚力的社會,仍然是政府的首要任務。這是我們 「攜手新加坡前進 」運動的主要目標。其次,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一個生態系統的共同努力。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促進和維持更多的志願服務是一個強大的驅動力。第三,我們的社會服務機構必須擁抱轉型和合作,包括與企業的合作,以便更好地利用志願服務,為受益者帶來更大的影響。這樣做,既能在實地取得更積極的成果,又能保持志願者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今年,我們以 「一起打造我們的新加坡 」(Building Our Singapore Together)為主題慶祝新加坡獨立60周年。這是對我們所有人的呼喚,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書寫新加坡故事的下一個篇章。
我很高興,今天上午我們將表彰26對社會服務機構及其企業夥伴,感謝他們為支持「V」計劃( Project V)所作出的貢獻。讓我感謝所有義工和義工經理多年來對新加坡的奉獻和服務,感謝他們為改善和提升他人的生活而不懈努力。這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你們為其他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值此之際,讓我鼓勵所有新加坡人和居民向公益金的全國分享計劃(SGShare)捐款。這將為許多重要的社會服務項目提供可靠和持續的資金支持。有了你們的集體奉獻,包括捐款和志願服務,再加上社會服務機構的專業管理,我們就能讓有需要的個人和社區有能力在一個更加關愛和包容的新加坡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今天所生活的新加坡,是由先輩們的辛勤工作和集體貢獻塑造而成的。讓我們共同努力,不僅為我們自己,也為我們的後代,為我們的國家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預祝大會取得豐碩成果!謝謝大家。
FS丨翻譯
HQ丨編審
總理公署丨來源
總理公署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