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新的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新加坡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周五(9月22日)宣布,根據波羅的海交易所和中國新華社發布的最新《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新加坡在全球43個航運樞紐中排名第一,連續10年被評為世界頂級國際航運中心。倫敦和上海連續第四年排名第二和第三。數據顯示,新加坡的100分得分為95.32分,其次是倫敦和上海,分別為83.35分和81.58分,然後是香港、杜拜和鹿特丹。
這項發展指數的評估範圍包括:貨物吞吐量、橋吊數量、貨櫃停泊位長度和港口吃水深度;從事船舶經紀、管理、融資、相關保險及法律,以及船體保險保費等專業海事支持業務的企業數量;一般商業環境因素,例如關稅、政府電子服務便捷程度和物流表現。新加坡因戰略位置、國際視野、已建立的專業全球海事服務生態系統,以及良好的管理,成為全球領先的國際海事中心。
離不開勞資政三方夥伴大力支持

署理運輸部長兼財政部高級部長Chee Fong Tat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三方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新加坡連續第10年榮登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榜首,我們感到自豪。我們將繼續發展海運業,為我們的人民創造更多好的就業機會,使新加坡成為世界首選的海運樞紐。「新中國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在上海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發布。該論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交通運輸部主辦,旨在加強國際航運業的交流與合作周五,徐宣布,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和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將簽署一份信息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加強相互學習,共同制定航運數字化和脫碳以及港口發展等領域的解決方案。
繼續尋找氨氫等清潔能源 實現去碳化目標

由於新加坡和中國航空當局的密切合作,雙方之間的航班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5%,即新加坡和中國25個城市之間每周有300個航班。在不久的將來,航空業將迎來北方冬季運營季,航空公司急需恢復運營,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我們將繼續與中方密切合作,振興新中航空互聯互通。徐方達在致辭中還強調了創新業務和數字化流程對航運和港口發展的重要性。7月,新加坡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船對船甲醇加油作業,並將繼續尋找氨、氫氣和生物燃料等清潔能源,以實現其脫碳目標。
新中簽署諒解備忘錄 加強交通領域雙邊合作

新加坡和中國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就未來的交通通勤進行合作。新加坡交通部周三(9月27日)宣布,代理交通部長兼財政部高級部長徐方塔將於9月24日至27日訪問中國北京,出席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陪同他的還有新加坡交通部和海事港口管理局的官員。 徐方達星期三會見了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為了進一步促進兩國運輸當局之間的合作,雙方簽署了一份關於未來在流動性方面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徐隨後在臉書上發帖稱,他和李小鵬就加強新中兩國在各交通領域的合作進行了富有成果的交流。其中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部署、公共和私人交通的電氣化、海事和航空部門的可持續燃料,以及加強新加坡和中國之間的連通性。根據海事部的一份聲明,海事局還與上海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天津港航管理局和中國船級社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深化在數字化、脫碳、人員培訓和信息交流方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