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又要到了,但如今過佳節已不如以往那麼經濟實惠,荷包往往會受重創,罪魁禍首偏偏是中秋節最不可或缺的月餅。
據報道,今年新加坡的月餅價格紛紛上漲,尤其是著名酒店或餐飲品牌推出的產品,一盒四個月餅平均售價介於80至100新元。
一些商家早在兩個月前就搞促銷,推出「早鳥」配套,顧客提早預訂能享有35%折扣;為了持續推動需求,邁入9月份還是找得到打八折或九折的優惠價月餅,或隨月餅附送贈品。
儘管如此,有業者發現,月餅漲價仍使銷量有增無減,同比去年高達四成。
一個月餅成本只需4元?
將月餅需求形容為「剛需」,或許也不為過,因為好些消費者需要趁著佳節期間,送禮給有商業往來的客戶,表達心意。
問題是,每盒幾十到上百元的月餅,製作成本真有那麼高嗎?

今年牛車水的中秋節燈飾。(聯合早報)
曾在多家酒店擔任糕點師傅的烹飪顧問吳桂鸞則告訴《海峽時報》,撇開所有其他因素,一個單黃月餅的原料價格預計是大約4元,冰皮月餅原料價也相差不遠。
若真如此,月餅的售價偏高,最大的問題並非出在製作成本。
吳桂鸞解釋說:
「如果我是酒店(業者),我很難以低於100新元的價格售賣月餅,否則會有點『沒面子』。假如我賣的月餅價格便宜口味又很普通,可能會有人覺得吃起來是不是不怎麼樣。又假設我是另外一家賣月餅的企業,我會希望我家的月餅是在五星級酒店的價格範圍內。」
「很多人買月餅時,往往一定要從某家酒店選購,或只為了包裝盒子購買月餅。」
中式餐廳滿福苑餐飲總監大衛加納(David Kana)透露,月餅價格上揚,除了是因原料、物流和勞動力成本增加10%至15%,也因包裝成本激增25%。

有業者說,贈送包裝精美的月餅,能凸顯送禮背後的用心和體貼。圖為nex購物中心的月餅展。(取自臉書)
一些商家的立場是,為了月餅禮盒的美觀和設計,加重成本也在所不惜。
一家粵式餐廳的發言人說,「贈送包裝精美的月餅,能凸顯送禮背後的用心和體貼」。
另一家酒店的經理就表示,至今未見到無包裝月餅有任何需求,「因為大部分消費者買月餅就是為了要送禮,因此製作高質量且實用的月餅包裝至關重要。」
調查:顧客寧選簡約包裝以換取折扣
業者認為,買月餅的顧客認為面子比里子重要,顧客卻似乎不同意。
市場調查公司Milieu Insight近期進行的一項調查,詢問500名新加坡人有關他們購買月餅時最重視哪些元素。
結果如下:
82%的受訪者認為月餅好吃與否很重要;
74%說他們會先留意價格
69%表示會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選購月餅。
反之,僅28%的受訪者說,他們會注重月餅禮盒的包裝,占比與上述三大因素有明顯差距。

調查指出,僅28%的受訪者說會注重月餅禮盒的包裝,相比之下,他們更在乎月餅好吃與否、價格,及月餅的口味。(香格里拉酒店提供)
在同一項調查中,51%的受訪者坦言,精美又奢華的月餅包裝既昂貴又浪費。也有76%說,如果有選擇,他們寧可捨棄這類包裝,來換取折扣。
一名消費者告訴《海峽時報》,他向來都覺得奢華的包裝,只是商家將售價合理化的營銷手法。
「每當我收到一盒包裝花俏的月餅,我都覺得應該設法再利用這個精美的盒子。不過,我家中已經有不少這樣的月餅盒,結果新的盒子通常最終會被丟棄。這挺浪費的,我最多只能把它當作可回收垃圾丟棄。」
一盒多用,其實中看不中用?
月餅盒被視為浪費資源,顯然是一些顧客不願購買某家月餅的主因,就算是人家送的,可能也會因不知該如何「處置」月餅盒而造成困擾。
市面上的月餅盒,有的靈感來自中式涼亭,也有禮盒乍看猶如一顆榴槤,但這些都只屬於基本款。
為響應環保,一些業者在設計上下足功夫,推出「多功能」月餅禮盒。
例如,吃了月餅後,禮盒也能當成桌燈作為家中的擺設品,甚至能轉換為手錶盒。

月餅禮盒能搖身一變成為桌燈擺設。(取自濱海灣賓樂雅臻選酒店網站)

月餅禮盒再循環作為手錶盒。(取自濱海灣賓樂雅臻選酒店網站)
能用來裝首飾,或者直接當成包包拎出門的月餅盒,也相當常見。

(網際網路)
有學者認為,社會上的環保意識提高,促使更多消費者在購買月餅前,考慮到包裝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教授盧耀群說:
「作為月餅的行銷策略,有足夠吸引力的包裝正逐步減弱,往往會被指是用來刺激銷售額的噱頭。」
「過往,精美的呈現也許會為禮盒增色不少,但今非昔比,收禮者可能傾向於更具可持續性的事物。」
接受調查的顧客雖多數表示不注重包裝,但從月餅銷路和價格不斷上升的趨勢來看,裝在精美禮盒、頂著名牌酒店或餐飲企業光環的月餅仍有市場。
消費者要改變這個現象,只能「用錢包說話」,通過自己的消費行為表達訴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