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科技行業的繁榮景象遭遇重創,裁員潮席捲而來,眾多知名企業紛紛採取措施縮減人員。10月初,新加坡的消費電子巨頭戴森和三星在同一天宣布了裁員計劃,具體裁員人數尚未公開。而在7月,金融科技公司MoneyHero裁減了80名員工以降低成本,物流技術公司Ninja Van也裁掉了5%的新加坡員工,並暫停了越南子公司的運營,以解決工資和社會保險問題。

圖源:ST
大華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Alvin Liew指出,結構調整、就業成本上升和增長預測放緩是裁員的主要原因之一,之前的裁員可能是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利率上升以及疫情期間的過度招聘所導致。然而,AI應用的興起可能改變了這一局面,裁員現象不僅限於新加坡,而是自2022年以來在全球主要技術中心普遍發生。
全球公司投資腳步放緩 選擇更加慎重
Robert Walters Singapore的技術與轉型副總監Faiz Modak表示,儘管許多公司在疫情恢復階段積極招聘,但全球市場在2023年出現了放緩,公司現在轉向專注於提升盈利能力和生產力,因此正在通過調整員工規模來整合資源。
CGS International的經濟顧問Song Seng Wun指出,當前的經濟環境正迫使公司在管理成本時變得更加嚴格,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導致借款成本增加,加之競爭激烈,品牌追求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這一切都使得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其業務結構。消費者對快速更換產品的需求也帶來了挑戰,企業需要在眾多選擇中脫穎而出。

圖源:CNA
Liew先生認為,AI可能會取代的工作崗位主要集中在通信、客戶服務、基本編程、基本數據分析和財務報告等傳統領域。Modak先生指出,受影響的工作主要是支持職能或運營角色,這些角色可能會外包到成本較低的地區。此外,科技初創公司的軟體工程功能也受到影響,因為風險投資資金變得更加謹慎。
AI雖代替了部分崗位 但科技製造業未來依舊樂觀
儘管AI和機器學習的興起引發了失業擔憂,但Modak先生鼓勵技術專業人士了解最新技術和趨勢,繼續提升技能。早期採用新技術的專業人士將處於市場優勢地位。Song先生也強調,儘管存在失業,但新的就業機會也在不斷產生。

圖源:CNA
專家表示,AI相關角色,如機器學習工程師和提示工程師,以及數據工程、網絡安全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人才仍將受到市場追捧。
Song先生表示,新加坡科技製造業的PMI顯示未來幾個月的前景相對樂觀,由於公司正在為新的一年制定預算和計劃,招聘速度通常會放緩,全球市場的動盪使得預測未來的裁員情況變得困難,但每一次經濟低迷後都會有復甦,我們對未來保持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