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加坡共有7名12歲以下的兒童和13名12至18歲的青少年處於無國籍狀態,這些青少年和兒童占據了新加坡無國籍人群總數的2.3%。他們的無國籍狀況各有成因,其中一個常見的情況是他們在新加坡出生,而父母均為外國人,未能為他們取得任何國家的公民身份。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在10月的國會書面答覆中提到了這一情況,這是對國會議員Razwana Begum Abdul Rahim提出的關於無國籍兒童數量及他們可以獲得的支持的問題的回應。據悉,Razwana副教授在9月發表的一篇關於新加坡無國籍人士的文章後提出了這一問題。
新加坡目前共有853名無國籍人士
報告中提到的Ricqo Rafiezuwan先生今年25歲,出生在新加坡,但從未離開過這個國家,也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他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居住在新加坡的853名無國籍人士之一。作為非永久居民(PR)的無國籍成年人,Rafiezuwan先生無權享受新加坡政府提供的補貼教育、醫療保健和住房。

圖源:ST
尚穆根在回覆中指出,與許多其他國家一樣,新加坡不會自動向在本地出生的兒童授予公民身份。新加坡公民身份的申請是基於一系列標準進行評估的,包括申請者的行為和貢獻、與新加坡的聯繫,例如是否有新加坡公民家庭成員,以及在新加坡居住的時間長短。
尚穆根提到,一個人成為無國籍人的具體原因也會被考慮在內。他指出,照顧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責任,包括為他們的孩子取得公民身份;,如果兒童或年輕人在新加坡沒有願意或能夠提供照顧或監護的父母或看護人,他們可能會根據《兒童和青少年法》獲得法定保護。
作為PR的無國籍人士與其他PR享有同等待遇
在醫療保健、教育和住房方面,作為PR的無國籍人士與其他PR享有同等待遇,非PR的無國籍人士也可以使用多種服務。例如,國家照顧的無國籍兒童和青少年可以通過醫療費用豁免卡獲得醫療保健補貼,該卡覆蓋在政府或重組醫院和綜合診所接受的標準醫療和住院治療。

圖源:CNA
尚穆根說,無國籍學生如果符合入學標準,也可以被新加坡的主流學校和高等教育機構錄取,他們可以向社會服務機構尋求有關他們可以獲得的經濟援助的建議。然而,非PR的無國籍人士無法從房屋委員會購買或租用公寓,如果他們是新加坡人或PR家庭的一員,有資格購買或租賃組屋,那他們可以作為占用者住在組屋中。
對於那些面臨真正住房困難且沒有其他住房選擇的人,尚穆根表示,建屋發展局將與社會和家庭發展部等相關機構合作,以評估如何最好地幫助他們。這一政策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在處理無國籍人士問題時的審慎態度,即在維護國家法律和政策的同時,也盡力保障人權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新加坡政府認識到無國籍兒童和青少年的特殊情況,並採取措施確保他們不會因為身份問題而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儘管如此,無國籍問題仍然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需要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來解決,新加坡的做法則提供了一個範例,即在尊重國家主權的同時,如何為這一脆弱群體提供必要的保護和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