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通道:新加坡雨樹大道
康樂通道(Connaught Drive)40多棵雨樹中有22棵雨樹是受保護古樹。



這條路就在市中心政府大廈前大草場旁,被稱為「雨樹大道」。新加坡國慶慶典通常就在這個大草坪舉行。



雨樹原生於南美洲,1876年起引入新加坡,大量種植於道路旁遮擋陽光。因為這些雨樹,康樂通道成為新加坡最美的路之一。
雨樹屬於含羞草科,它其實就像放大版的含羞草。每天下午5點左右,葉片細胞會吸收四周蒸發出來的水分,繼而樹葉縮卷下垂而閉合,所以也叫「五點鐘樹」。第二天,葉子在晨曦中打開,這時包裹在葉片里積存的水分就會紛紛下落,「雨樹」之名由此而來。




這條路兩邊不少有名的建築,鏡頭稍微轉一下,就是景。你可以看到新加坡美術館(由前新加坡最高法院和前政府大廈這兩座國家古蹟改建而成)、聖安德烈教堂、萊佛士城(貝聿銘設計)、濱海藝術中心、金融區的銀行高樓等等。

但,南洋最美的雨樹在馬來西亞霹靂州太平市的太平湖畔。因為湖水給雨樹加了分。太平湖邊的雨樹枝椏伸向湖面,有「翠臂擒波」之勢,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