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ertyGuru的2024年上半年調查報告顯示,40%的新加坡人認為新的組屋分類框架提升了住房負擔能力。收入與年齡差異顯著影響對此看法,同時轉售限制和租金市場現狀受到關注。儘管存在不確定性,公眾對房產市場仍持樂觀態度。
1. 公眾態度呈現多樣性
新加坡房地產交易平台PropertyGuru在2024年3月11日星期一發布了上半年的消費者信心研究調查報告,大約40%的受訪者對新的組屋分類框架持積極態度,認為其有助於提高住房的可負擔性。相對地,約26%的人持反對意見,其餘受訪者則未能確定其立場。
這反映了社會對於住房政策改革的複雜情緒,既有期待也有顧慮。

來源:聯合早報
2. 收入與年齡的影響
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群體中,一半的人贊同新政策能夠減輕住房負擔;
而在月收入不足5000元的受訪者中,只有約27%持相同看法,超過30%的人表示反對。
此外,年輕人群體,特別是22至39歲的受訪者,對新框架的支持率較高,而40至49歲的受訪者中支持率則較低。
3. 政策細節及其影響
去年國慶群眾大會上,李顯龍總理宣布,組屋訂價將不再按照成熟區與非成熟區劃分,而是基於地段劃分為標準、優選和黃金三種類型。
此外,新框架規定了更嚴格的轉售限制,如最低居住年限和首次轉售的津貼回收,旨在保持住房價格的合理性。
4. 租金市場現狀
超過八成的租房者認為當前的房租過高,而且多數人預計未來半年內租金將繼續上漲。
儘管對房租的憂慮普遍存在,但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本地居民依然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購房。

來源:聯合早報
5. 市場前景:信心持續
PropertyGuru新加坡區域經理陳智群指出,儘管市場面臨不確定性,房地產依然是被高度追捧的投資工具。
長期來看,房地產的價值往往能超過通貨膨脹率,帶來資本收益。即使在經濟衰退時期,房地產市場也有可能保持穩定,隨著經濟復甦而增值。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民眾對於住房政策的變化持開放態度,但也表達了對價格負擔能力的關注。
政府的新政策旨在平衡市場,提供更多可負擔的住房選擇,同時確保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
1. 調查:四成民眾同意新組屋分類框架 讓組屋更負擔得起,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