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城大廈(Plaza Singapura)的購物人群。(海峽時報)
作者 侯佩瑜
新加坡的消費稅明年1月1日,將從7%調高一個百分點至8%。 不少國人為了省下這個1%,紛紛趕在1月1日前付全款買各種高價物品、簽各種昂貴配套。
有明年將要搬新居的屋主,提前購買大型電器產品,包括冰箱、冷氣機、洗衣機、烘乾機、熱水器、電視機、吸塵機及床褥等,花上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明年準備結婚的準新郎新娘,趕快訂下酒席、婚紗、拍攝等配套,一花就好幾萬。
有明年要裝修的屋主,也先支付數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上的裝修費用。
有食客提前兩個月,已經全額支付幾百元的新春套餐費用。
也有人提前簽下好幾千元的按摩、美容和健身配套。
紅螞蟻甚至還從路邊社聽說,有小販提早進貨,柴米油鹽醬醋茶統統先囤起來,能省則省。
因此,有商家也好好利用「消費稅上調前」的這段時間,推出各種促銷活動,然後提供延後長達6個月再送貨的服務,讓不少消費者都產生了「現在不買明年就會虧大了」的想法。

在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購買奢侈品店的顧客。(海峽時報)
少付這1%實際上能省下多少?
如果花費100元,就能省下1元;500元能省下5元;1000元能省下10元;1萬元能省下100元;5萬元能省下500元,以此類推。
換句話說,如果只是買幾百塊一千元以內的東西,省下的錢只夠買杯咖啡、吃兩頓菜飯。除非花上5000元以上,才能真正感受到有省到錢。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商家已公開表示,各行各業的成本已顯著增加,他們會趁消費稅上調的同時漲價,但強調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為了從中謀利。
所以,也許大家省下的錢會多一些些。 如果是現在付錢貨物就到手的產品,的確可以買。
反之,如果貨物是一年半載才到手的,其實你沒「賺」多少,還必須承擔因小失大的風險。大家看到這1%的漲幅(以及與之而來的節省)時,應該理智一些。
萬一你全額付款後,美容店、按摩店或者裝修商倒閉了呢?為了省下幾十幾百元,卻賠上幾千幾萬元,到時你可欲哭無淚啊。
一些較理智和保守的消費者,會選擇預付一部分的訂金,認為起碼能享受一點點「1%的折扣」,又不用承擔付清全款的風險。
溫馨提醒:須在明年1月1日前付全款才能免付這1%的消費稅。在1月1日之後支付的餘額都得收取8%消費稅。如果選擇分期付款支付的,同樣也必須為1月1日之後的後續分期付款,支付8%消費稅。
消費者協會(CASE)和其主席楊益財日前在臉書貼文,提醒公眾在購買高價商品時,若選擇預先付款需謹慎。
應注意以下幾點:
考慮清楚是否真的需要購買,以免日後後悔;
在購買大件高價商品時,若安排延後送貨,儘可能不要預先全額付款,與商家協商預付少量定金,屆時貨物到手再交付餘額;
使用信用卡付款是比較有保障的方式,若是商品最後未送達,消費者可向銀行申請退單;
光顧提供預付款保障的商家,例如獲得消協保證標誌(CaseTrust)認證的水療和美容企業及裝修業者。
確保所安排的送貨日期記錄在買賣合約和收據中,並詢問若商品無法送達時的退款政策。



大家買買買,最開心的應該是商家,因為有了大家幫他們沖業績。
據報道,不少受訪商家透露,12月的銷售額增加多達30%,消費稅上調是主要導因。
不過也有餐飲業者不提供預先付全款訂兔年套餐的做法。他們的理由是,營運成本節節上升,明年新春食材預計又會攀高,因此不可能繼續按照今年消費稅收費。
可見,消費者很會精打細算,商家們也不是省油的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