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城衛生部即日起不再通報每起新病例的年齡和職業,而是著重概述病例數據,並提供更多有關全國疫苗接種進度等詳情。(圖:網際網路)
(新加坡30日訊)新加坡公布每日新增冠病病例的方式邁入「新常態」,衛生部即日起不再通報每起新病例的年齡和職業,而是著重概述病例數據,並提供更多有關全國疫苗接種進度,以及需輸氧或住進加護病房者的接種情況等詳情。
據報道,衛生部昨晚(6月29日)指出,邁入抗疫新階段之際,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會改變每日通報疫情的文告格式,專注在遏止病毒傳播和為人們接種,並開始過渡至新常態。除了每日病例數字,當局也會公布新加坡疫情主要趨勢、當局正監測的感染群、疫苗接種進度,以及病重人數等詳情。
根據衛生部昨晚通報疫情的文告,當局仍會說明每日新增多少已找到關聯或暫無關聯的社區病例、境外輸入病例,以及有多少新病例被列入個別感染群。
不過,文告不會如此前般一一列舉這些新病例的年齡、性別和職業等個人資料,以及他們是否出現癥狀、如何被發現染病等。新病例也不再有指定代號。
接下來,衛生部會在文告中更多以圖表形式呈現過去一個月的疫情趨勢,也會匯總一些病例數據。
其中,衛生部會統計過去28天,有多少病患需要輸氧、住進加護病房或者去世,也會按照年齡組別以及是否已接種疫苗,進一步說明這些病患的情況。目前,絕大多數病情嚴重或危急的病患都尚未接種疫苗,顯示接種疫苗有助避免重癥。
當局也不再列出過去兩周曾有社區病患在具傳染力期間到訪的公共地點,但公眾相信仍可通過「合力追蹤」應用查看是否曾與病患到過同個地點。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財政部長黃循財和衛生部長王乙康,在上周四聯名發表題為《與冠病共處 如常生活》的文章中,曾表示冠病很可能會成為地方性流行病。
三名部長當時說,在新常態下,新加坡將不再著重監測每日新增病例,而是聚焦於重癥者、加護病房留醫者,以及需要插管治療者等方面的數據。這與目前監測流感的方式一樣。
文/圖: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