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已經2個周了,在滬的新加坡人和企業怎麼樣了?

新加坡企業舉步維艱
在上海的新加坡商會成員企業中,約10%分布在餐飲、酒店和零售業等,這些都是受封控直接衝擊的行業,價值鏈上下游的其他產業也會隨之受影響。
根據這些企業反映,沒有明確的解封時間,是他們眼下最大的擔憂,不知要如何應對。
一家在上海靜安區開設的東南亞菜餐館的新加坡人表示,在浦西封城前半個月已被叫停堂食,被迫轉向外賣生意,營業額隨之下跌。4月1日上海全面封控後,餐館生意隨全城一起陷入停頓,預計這種情況還要持續一個月。
這名企業主表示兩年前冠病疫情暴發初期,餐館整整停業三個半月,重開後又花了四個多月才回到疫情前水平。
「現在看來,「五一」長假前恢復營業是不太可能了,只希望這一輪不會像當初那麼慘。」
上海目前的疫情還沒有太多改善的跡象,日增2萬也已經持續了幾天,遙遙無期的解封令新加坡餐飲業者飽受煎熬。有業者轉接線上訂單,也有員工留守餐館等待轉機。
而原料價格上漲、外賣騎手稀缺、租金難獲減免,都為企業自救帶來挑戰。
不僅是單體的餐廳,大企業也保守煎熬

新加坡企業麵包物語(BreadTalk),在上海有30多家門店,本月以來均為關閉狀態,至今尚未收到允許開業的通知。
不過,公司獲得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供企業資格,位於普陀區的中央工廠得以維持閉環生產。
其負責人表示,目前工廠以供應政府保供商品為主,也接一些居民小區的團購訂單。但公司大部分銷售還是來源於門店。
但我們都知道的是,像烘焙行業來說,每家門店都相當於是一個小型工廠,很多新鮮烘焙的麵包,不適合工廠大規模生產,門店不能開對企業的影響很大。
除了生產受限,物流運輸途中也要嚴格遵守防疫要求。這導致從市郊到市中心原本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在封控最嚴時要花費長達七至八個小時。此外,外包運輸的費用也水漲船高。
對於更多小型業者而言,不要說獲取保供企業資格,就連尋找外賣騎手都難如登天,很多人表示,此後還不知道餐館能支撐多久。
舉步維艱
World Health Day
上海市3月29日發布《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21條措施,為符合條件的企業防疫和消殺支出給予補貼支持,並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加強融資擔保支持等。不過,其中多數政策僅適用於中國企業。
兩年前中國政府為受疫情影響企業推出大量扶持政策時,餐館就未能從中受惠,這次估計也不例外。
「「作為小型外資餐飲業者,中國政府不會補貼我們。一直鼓勵我們出海闖蕩的新加坡政府,在這種時候也沒有支持我們……我們這些在異國打拚的新加坡人,就像被遺忘的異鄉遊魂一樣。」」
一名在上海的新加坡人因感染冠病入住方艙醫院,新加坡駐上海總領事館正為他提供相應協助。

新加坡駐上海總領事館昨天下午召開視訊會議,向在滬國人通報上海冠病疫情進展,期間收到這名感染者的求助信息。這也是駐上海總領館本輪疫情以來收到的第一起冠病患者求助。
據《聯合早報》了解,這名病患目前住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改建的方艙醫院,他反映居住和飲食條件都不錯。由於他此前長居酒店,在上海沒有固定住址,因而希望總領館能幫助他尋找出院後的住處。
在滬新加坡人
World Health Day
新加坡駐上海領事館,在疫情發生之後,就接到了不少新加坡人的求助,例如若確診冠病可否居家隔離、如何在封城期間離開小區就醫或前往機場、是否會提供撤離航班等。
總領館無法干預當地法規政策,但已為有特殊原因需要離開小區的國人提供協助,也曾向有急需的國人運送必要生活物資。
受封控措施影響,新航取消兩趟本周往返新加坡和上海的航班。目前還有一些商業航班往來於滬新之間,建議新加坡人先向航空公司或旅行社查詢航班,有緊急回國需求時再聯絡總領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