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海軍部村項目,是由新加坡建屋局開發的將公共設施和服務融為一體的綜合公共租屋項目,是一個應對新加坡人口老齡化的老年人社區,其中只有55以上的老年人才允許申請入住。 海軍部村項目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領銜,七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共同參與打造。村莊不是簡單的老年社區,因為這裡還有許多服務其他人群的設施,例如託兒所、商業零售、小販中心等等,目的是讓各階層、各年齡人群真正融合,而不是區隔。

項目所在的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建設密集。基地三面分別被兩條城市道路及鐵路圍合。地塊只有0.9公頃,同時還有45米的限高。除了嚴格苛刻的空間建設條件,新加坡還對建設項目的綠化面積存在強制性的保障要求。

面對這樣的設計前提,建築師給出的答案是:
首先,項目中採用大量、密實的綠植,並且採用梯田式的景觀布置,一方面完成了官方對綠化面積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量的綠植營造了健康的微環境,既遮光又控溫,還能形成隔絕軌道交通帶的噪音。

-1- 「一體化村莊」的設計模式 項目左側有兩個老年公寓樓,建有104個小型公寓,分為36平方米和45平方米兩種戶型。

左側為2棟高層老年公寓

右側為公共服務設施 右側為公共服務設施,面對嚴苛的空間限制,設計師選擇了」三明治「式分層方法,建成了一個上層為社區公園,中層為醫療中心,下層為社區廣場的垂直的」建築三明治「。

-2- 處處為老年人打造的精細化設計 社區的細微打造處無不體現出對老年人細緻入微的關懷、體貼和尊重。公寓外部各種功能分區、採光、通風的布局設計。

公寓內部也處處可見為年長者設計的無障礙設施,感應床、塑膠地板、衛生間各種角度扶手等的配備均採用最適宜老年人的設備。

平滑的進門坡道(替代門檻)、扶手、防滑瓷磚、伸縮式晾衣架等。客廳和衛生間靠牆位置還設有緊急拉繩,住戶一旦發生緊急狀況拉動拉繩後,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將有樂齡中心的工作人員前來處理。

戶外走廊和座椅都有老年人扶手。

屋頂花園設置殘疾人坡道,老年人可坐輪椅到達。

入駐村莊的超市必須在空間上滿足輪椅的通行需求,也會在價格上給予年長者3%左右的折扣。

為了鼓勵年長者走出家門接觸社會,海軍部村莊鼓勵入駐商戶提供合適的工作機會給年長人士。讓老人體會到社會的被需要感,從而提升幸福感。在這裡生活的老人不會感覺自己與社會隔絕,而是「三代」其樂融融。 -3- 社區生活圈 下層的廣場是充滿活力的社區生活,包括商店、咖啡廳、購物廣場等生活類設施,同時專門為老年人可舉辦各種活動而設計的有蓋社區廣場。

一樓社區廣場 社區內擁有43個味美價廉攤位的的美食中心,每個攤檔都提供兩種價格在2.80新元以下的美食。50%以上須符合新加坡保健促進局提出的健康美食的標準,例如低膽固醇和少油炸等食物。

二樓美食中心 中層為醫療中心,涵蓋包括門診治療、日間手術、復健、眼科、骨外科、泌尿科等醫療服務以及還有老年護理中心,能為年長者提供物理治療、日間護理等服務。同時還設有託兒所,提供200個學額。

三、四樓提供醫療和康養服務

三、四樓提供醫療和康養服務

五樓老年健康中心

五樓幼兒園 四樓樓頂,老年公寓和公共建築中間,規劃為老年人和孩童共享的社區花園。


海軍部村莊也是未來公共住房的典範。隨著社會的老齡化,它滿足了一種需求,鼓勵居民和他們的家人團結起來建立一個社區。

新加坡式養老在於創造健康城,融合各年齡階層人士的宜居城市,把健康生活和醫養從小帶進人們意識里,這種設計對中國的養老院設計有非常巨大的借鑑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