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將從本周六(5月8日)開始再度收緊防疫措施。(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健身房關了,那我可以打羽毛球嗎?」
「可以游泳嗎?」
「室內爬山是被允許的嗎?」
前天政府一公布,我國將從本周六(8日)起暫時重返解封第二階段,相關措施的大方向是有了,但對一些公眾而言,他們更想知道的是當局沒有仔細說明的事:
「細節在哪裡?」
細節不公布,一些民眾無法確定自己有沒有受影響,難免無所適從。
在本地近期社區病例常上新聞版面的情況下,相信人們可以理解政府重啟第二階段的決定,但在這個過程中,當局其實在細節部分還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例如,在召開記者會宣布新措施的大方向後,透過政府網站進一步補充更完整的細節。
當局在記者會重點宣布大方向無可厚非,但會後公布的細節應儘可能涵蓋民眾可能會有的疑慮,解答人們的疑問。
但實情是,衛生部官網上所公布的附錄內容和大方向相差無幾,並沒有更細緻地針對一些民眾想知道的細節作出解釋。
以上面提到的例子來說,大家都知道政府健身房將暫時關閉,這樣一來難免會聯想到同屬室內運動設施的羽球場、攀岩場等是否也遭受和健身房相同的「命運」。
當然,只說關閉健身房卻沒有提到如何規範其他室內運動場所,其實也可理解為「沒有特別說明關閉就是不關閉」,但如果當局能進一步在相關信息補上一段話,列舉「包括xxx和yyy等場所不受影響」,這種說法是否更為明確?

當局並未明確透露羽球場等其他室內運動設施的「命運」。(新報)
再舉個例子。
相較以色列、美國等疫苗施打速度較快的國家,以效率聞名的我國政府在公開疫苗接種進度方面相對顯得遲緩。
根據衛生部網站,當局上一次更新本地的疫苗接種數據是4月18日。

本地冠病疫苗接種的官方數據最近一次更新是在上個月的18日。(衛生部網站截圖)
如果將疫苗視為戰勝疫情的其中一個利器,適時公布接種進度讓公眾有感,難道不會鼓勵更多躊躇不前的人登記接種嗎?
此次防疫措施收緊,當局針對一些超過一定人數的活動(如婚禮、宗教活動、現場表演等)祭出提前接受冠病檢測(一般是快速抗原檢測 Antigen Rapid Tests)的措施。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已接種兩劑疫苗超過兩周的公眾是可以豁免提前檢測的,這個小細節如果能多加宣導,其實也能起到鼓勵人們踴躍接種疫苗的作用。

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公眾可豁免在活動前進行提前冠病檢測。(Collective Minds)
政策是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決策的過程,如何順利將政策傳達給老百姓也是要件。
鄰國馬來西亞的政府當局就因為常常U轉,自己推翻自己的SOP而導致當地人民暈頭轉向。混亂之所以產生,往往是因為細節不明確,不明確即意味著有轉圜的空間,沒人敢百分之百說出標準答案。
新加坡政府不至於存在防疫政策U轉的問題,但細節存在不確定性,就有可能對普通老百姓造成困擾,因此該加強的還是得加強。
紅螞蟻最近收到了下面這部有趣的短片,非常形象地展現了新加坡人這一年多來的心路歷程。

「剛把山羊救出,結果又再掉進溝里。就像我們好不容易跨過了疫情的坎,逐步解封后卻又迎來再一次的收緊。」
「心好累!」
在防疫措施收緊下,一些宗教團體必須規劃宗教活動的參與人數,把人數減至100人。這個周末舉行的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也同樣將觀眾分開幾個場地,以避免超過100人的門檻而必須進行貴鬆鬆的抗原快速檢測。
也有人原本已一波三折的婚禮,再度因婚禮人數上限下調而再生變數。
更不用說,許多原本已逐步恢復在辦公室上班的公司,必須重新落實居家辦公模式。
各行各業、各個群體都無法獨善其身。
然而,在全球疫情反覆不定的情況下,我們或許還是得面臨被救出的山羊不斷墜入溝里的輪迴。
疫情變幻莫測,防疫條例會走走停停,勢必持續對人們的生活構成影響,國人必須做好心理準備。
與此同時,防疫措施的調整若在所難免,那當局就該在細節部分多下點功夫,老百姓的心理負擔也能小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