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制度評估亞洲第一的新加坡有啥好辦法

2021年12月11日   •   9576次閱讀

近年來,隨著新加坡人口壽命增長,出生率走低,人口老齡化程度急劇增高。2017年,新加坡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5.5%。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接近50%。如今,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協國家中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在全球僅次於法國。急劇的老齡化使新加坡面臨著嚴峻的養老形勢。不過,在2018年以妥善性、可持續性和公平性為指標的養老制度評估中,新加坡位列亞洲第一,全球第七。這說明新加坡政府在應對老齡化挑戰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較為成功的養老模式。

近年來,我國在人口老齡化問題上與新加坡有相似之處,都面臨著老齡人口比例大、老齡化速度快、老齡化程度高等問題。數據顯示,2018年末中國60歲以上人口超過2.49億,占總人口的17.9%。伴隨老齡化程度加快,失能、高齡、空巢等老年人數量也在激增,由此產生了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就如何養老這個話題,新加坡的養老實踐能給我國提供一定的借鑑意義。

誰來養老?

(圖片來自網絡)

新加坡推崇個人養老

新加坡是一個「非福利」國家,這與其開國元首李光耀的執政理念有關。他認為,新加坡人口眾多、資源緊張,不適合走西方的高福利模式。因此在養老方面新加坡政府一向主張國人「自食其力」。新加坡人養老,經濟支持主要依靠自己工作時存儲的中央公積金。一些低收入的老人會在退休後繼續打工,70歲的老人還在工作也是常有的事。2019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將分別從62歲延長至63歲、從67歲延長至68歲;到2030年,退休年齡逐步延長至65歲、重新僱傭年齡逐步延長至70歲。延遲退休能夠幫助老年人拓寬就業渠道,增加養老儲蓄和保障,從而安度晚年。

家庭養老是新加坡養老的第二重保障

新加坡有非常傳統的家庭文化觀,家人對老人的照料和精神慰藉對老人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在養老方面,新加坡主張「家庭為根,社會為本」。為促進子女養老,新加坡通過了關於贍養父母的法律,並設立專門的贍養父母仲裁法庭,用法律手段約束贍養父母不作為的子女。子女與父母同住,可優先獲得組屋。子女購房與父母相鄰,可獲得高達兩萬新幣的住房補貼。

(圖片來自網絡)

社區養老是新加坡養老的重要補充

新加坡社區是在全國84個選區基礎上設置的,每個選區下設有市鎮理事會、公民諮詢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或鄰里委員會,它們共同承擔著提供老年服務、在政府和樂齡人士之間搭建溝通橋樑的職能。近年來,新加坡大力推動就地養老,社區是實現就地養老的重要載體,被稱為「家門口的項目」。政府在社區投建了大量設施,為老人生活提供方便。社區設立社區醫院、護理站、綜合服務中心以及多種社區組織,為老人提供日間看護、初級病慢性病診療、日常照料、日間康復以及陪伴等服務。

政府是新加坡養老的最後一道防線

第一,為養老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養老問題往往涉及就業、房產、醫藥等多領域,對此政府設立了不同層級的多個跨部門機構加以應對,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從宏大的戰略規劃到細小的養老服務都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和標準化操作準則。

第二,建設養老基礎設施。新加坡的養老設施完善,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之一。

第三,提供財政補貼,調動各方積極性。2018年養老服務預算達5.5億新加坡元。

第四,做好養老服務運營的監管和監督。鼓勵由私人部門、慈善非營利部門或者保險公司來運營養老機構,同時制定了嚴格周密的規章制度進行監管。

怎麼養老?

中央公積金制度。新加坡人最主要的養老保障來自中央公積金制度。中央公積金制度是新加坡強制個人儲蓄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儲蓄金由個人和僱主按照一定繳存比例存入個人帳戶,用來應對購房、醫療、教育和養老等大額花費。一般而言,公積金繳存率占個人工資收入的36%,個人交20%,僱主交16%。中央公積金制度實行以來,經過多次調整完善,已經發展成為涉及養老、醫療、教育等綜合性的社會保障制度。新加坡政府近年還推出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項目,允許公民按月領取生活費用為公民提供終身保障。

以房養老制度。以房養老是指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或出租出去,以獲得養老金或養老服務的一種方式。新加坡的房子分為公共住房和私人商品房兩種,公共住房又叫組屋,產權是99年,私人商品房擁有永久產權。新加坡人有八成住在組屋內,組屋擁有者可以通過出租部分或全部居室來換取養老收入,或者通過以大換小獲得養老收入。私人商品房則可以將住房抵押給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機構,換取支出款項,老人去世後產權由機構處理,繼承人還可獲得一部分剩餘價值(房價減去已支付的養老金總額)。在抵押期間,房屋擁有者保留自己對房屋的居住權。

在哪裡養老?

新加坡樂齡人士有多種養老方式可以選擇。

一是居家養老。在健全的養老服務基礎之上,新加坡建立以家庭和社區為中心的居家護理制度。自2012年以來,政府已經增設了3400個療養院床位以及5600個中心護理與居家護理名額。到2020年,政府將增設4200個床位與4700個名額。

二是機構養老。新加坡的機構養老主要包括社區醫院、慢性病醫院、養老院和臨終關懷機構四種,主要服務需要住院或寄宿照料的老人,但床位有限,且入院標準嚴格,多傾向於失能老人或沒有家人照料的老人。

三是樂齡公寓。一般建在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的社區內,面積分為35平方米和45平方米兩種戶型,使用權為30年,可以延長使用期,但不能轉讓或繼承。

對我國的啟示

新加坡在養老方面經過多年探索,基本形成了高效、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養老體系,對我國有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打造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實現老有所養。新加坡養老模式是以政府為中心的全民動員式養老。政府扮演的是領導者和監管者角色,通過財政補貼和政策引導,調動家庭、社區、機構、企業等各方的積極性,發揮多主體力量。既能實現有效托底,保障基本養老,又能高效整合社會資源,為老人提供更多養老選擇。

第二,將醫療和養老有效整合,實現老有所醫。急劇老齡化意味著大量的醫療需求。借鑑新加坡經驗,推進醫養結合,積極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為老人提供全面的、能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和護理服務。

第三,重視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實現老有所為。提高老人能力,鼓勵老人融入社會,不僅能減輕社會養老負擔,還能提高老人生活質量,減輕他們的依賴感,增強老人的效能感。

第四,為就地養老創造條件,實現老有所樂。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中更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更容易找到生活的樂趣。我國的居家養老還處於起步階段,實現就地養老,就要建立和完善基礎養老設施、提供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物質條件,比如設立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動中心、老人飯桌,搭建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提供愛老、敬老、助老服務,真正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

文章來源於網絡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