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靠近赤道,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但是卻有兩個不同的季候風季節。一個是雨季、一個是旱季。多雨季在每年的十月份到次年的三月份之間,而現在六到八月份應該是雨水比較少的旱季,但最近的新加坡卻反常的一直在下雨。

反常的還有溫度,就在五月份,新加坡天氣迎來最高溫,甚至出現了41度的體感溫度,而史上最高溫也屢次被突破。

(圖源:MSS網站)
在歷史上,新加坡每十年會出現一兩次熱浪。氣象專家說,到了本世紀下半葉,熱浪出現的頻率會更高。
同樣遭遇高溫的還有中國的很多省市,8月21日,四川多地高溫再破紀錄。宜賓高縣43.5℃,成都簡陽43.4℃,自貢43.4℃,均打破了當地觀測史紀錄。成都溫江38.5℃,追平了觀測史紀錄。未來三天,成都高溫繼續。

重慶這兩天的溫度甚至達到了45度,馬路都熱「化」了。

高溫還直接導致了長江提前進入了枯水季水,往年8月份這個時候長江應該還是汛期,持續的高溫無雨,導致江水蒸發過快,武漢的水位更是陷入157年以來的最低。

高溫乾旱並行導致電力供需矛盾突出,中國四川省啟動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最
高級別應急響應,在當地有產能的光伏企業將面臨停產限電,使本就緊缺的矽料市場供給「雪上加霜」。
而對人們生活造成最大影響的就是居民限電,可以想像一下,40多度的高溫,沒有空調的那種絕望。

限電後人們只有在馬路邊乘涼。

除了亞洲地區,歐洲也遭遇了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
紐西蘭南島西海岸連續三天遭暴雨侵襲,降雨量在短短15個小時內達到一個月的降雨水平,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導致公路關閉、學校停課,200多戶居民被迫撤離。

(圖源:法新社)
義大利西北部都靈(Turin)附近一個肉牛場約50頭牛在8月6日食下高粱幼苗後暴斃,專家將事件歸咎於乾旱與高溫天氣。
美國夏季高溫和極端乾旱的持續,多種農產品的收成已受到了嚴重影響。番茄醬等加工產品的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土豆等其他蔬菜,家禽、牛肉、雞蛋等等都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歐洲肆虐的極端高溫天氣有可能造成橄欖的減產,從而導致橄欖油價格上漲。因為極熱乾旱天氣,在 2022 年至 2023 年度,全球橄欖油產量預計將下降 11%,至 290 萬噸。
高溫導致全球農作物減產,可能會導致未來食品價格上漲,由於新加坡大部分食品和必需品都依賴進口,對於新加坡來說,影響將會是巨大的。
對於近段時間全球天氣的變化對你有什麼影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