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一名叫「藍茉茉」的網友向《新加坡眼》投稿,與大家分享了自己陪伴兒子對抗疫情的28天,供大家參考。以下為網友全文:
現階段,部分人對政府的開放措施和疫苗的有效率有些存疑。在這裡,我想簡單分享我和家人在前段時間和病毒有關的經歷,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信心,相信政府並支持政府的各項措施,一起度過這艱難的時期,一起打贏這場關於病毒的戰。
我是有兩個兒子的媽媽。我家哥哥於七月底在學校被同班同學傳染到了病毒。在他同班同學確診的當天早上,他也感到不舒服,學校就通知我帶他去看醫生並進行病毒檢測。第二天早上,診所通知我們他也確診了,並囑咐我們在家裡等救護車。
那天正值救護車繁忙,從下午到晚上一直沒來,我和哥哥一直呆在客廳沙發上過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救護車才來。(因為哥哥還是小學生,所以去醫院治療需要一個家長陪同照顧。)
當天我和哥哥進了竹腳婦幼醫院(KKH)的傳染病房後,護士就分別給哥哥和我都進行了核酸檢測和抽血檢測。同時我的其他家人在家裡隔離(我老公、我小兒子、我家公三個),也都有醫護人員上門分別給他們進行了核酸和抽血檢測。

圖源:roots.sg
當天全家五個人的核酸和血清檢測,只有我家哥哥是陽性確診。一直到14 天家人的隔離結束,以及我在醫院照顧哥哥的14天,我們全家人五個人,也只有我家哥哥一個人曾經是陽性,其他人全部都是陰性(隔離結束前一天會進行核酸檢測看結果才會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我和我老公、我家公都於四月底完成了兩針的輝瑞疫苗注射。
在醫院照顧我家哥哥的14天期間,我們兩個同住一間大概10平方米的傳染病病房。我們兩個也是一直堅持除了吃飯和睡覺期間都戴口罩(哥哥也很乖乖配合,甚至有時睡覺還是我幫他拿下來的)。每當和孩子接觸後,我也都是馬上用消毒水洗手,一天洗手最少也都有數十次,幸好醫院裡的消毒水洗手比較溫和、不刺痛。
我家哥哥在確診後的當天半夜開始發燒,之後的大概四天裡,每天凌晨一點左右都會發燒。最開始的三天裡38度多,最後一天發燒時達到了39度多。除了半夜發燒,哥哥沒有其它的症狀,精神狀態還有胃口都和平時差不多。進醫院大概第四天,他沒有發燒後,胃口就變得很好了,經常在醫院叫外賣吃(醫院有病號餐的,護士每天都會讓我們點第二天的食物)。
從一開始住院到出院,每天主要都只是隔離觀察而已。醫生和護士每天都有來給我們檢查身體,早晚測體溫和血壓。但是醫生沒有給哥哥開過任何的和病毒有關的藥,也沒有藉助任何醫療器械。除了入院第三天半夜,哥哥發燒到39度多時,護士給哥哥口服了退燒藥水之外,身體基本都是自然痊癒的。
雖然哥哥只是發燒了四天左右就沒有再發燒了,精神狀態各方面也都和平時一樣,但我們還是在醫院裡呆滿了十四天。在進行核酸檢測確定陰性後,才可以家。
哥哥他回家後,還需要自己在家再隔離 7 天才可以出門去學校。
而我雖然檢測結果一直是陰性,但我是照顧哥哥的密切接觸者,所以哥哥從醫院出院回家隔離後,我又被接去酒店再隔離了14天。

(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從一開始去醫院照顧我家哥哥的14天,到我自己去酒店隔離的14天,一共 28天裡,我的核酸和血清檢測一直都是陰性。
我認為這說明輝瑞疫苗是很有效的。我的例子也不是孤例,因為醫院的治療方案是:如果陪同家屬也被感染了,就要和孩子一起離開醫院去隔離酒店隔離治療;如果陪同家屬一直檢測是陰性,沒有被感染,那就和孩子一起一直在醫院病房裡隔離。我覺得這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家屬免受病毒的感染,因為治療隔離酒店那邊是全部都是陽性的確診病例。
當然,病毒是狡猾的。所以我們也要遵守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並儘量減少外出,保護自己和家人。
通過我這次的親身經歷,我看到了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都是很嚴謹的。我接觸的所有醫護人員和防疫工作人員們,每次也都是很有耐心和愛心地和我們溝通。現在的防疫措施當然是政府經過各方面的衡量和深思熟慮才決定的,所以這當然是目前最適合新加坡的措施。只要我們相信政府,並支持政府的各項政策,就一定能很快度過這艱難的時期。
在這裡感謝所有的醫護人員們、防疫工作人員們對所有患者和家屬的付出和照顧。
把我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我們一起加油,新加坡加油,新加坡一定會越來越好!
(文字內容來自網友俏藍茉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