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到獅城籌款保命,癌末男童再面對血癌煎熬,父母樂觀面對。
癌末男童謝哲熙(4歲)早在2019年時,曾從中國福建莆田到獅城求醫。
當時,他才18個月大,罹患兒童期癌症神經母細胞瘤末期,前後治療費用高達10多萬新元(約30多萬令吉),結果父母變賣家產,仍差2萬新元(約6萬令吉),所幸有數十名本地讀者捐款救濟,才成功完成治療。
謝哲熙與父母事後回中國,原以為化險為夷,豈料8個月後複查時,醫生告知癌症已轉化為白血病,須接受化療與移植手術。
男童父親謝向忠(37歲)受訪時表示,兒子去年已完成移植手術,術後兩年為危險期,如今僅剩半年,明年即可停藥,目前情況相對穩定。
「兒子患血癌時近3歲,一直積極治療,如今的情況比較麻煩,不能受絲毫感染,但所幸白血病的治癒機率比癌症復發高。獲悉兒子不是癌症復發,我們都認為是不幸中的大幸。」
目前,謝向忠仍在工作。他透露,家裡前後花費了約70萬元人民幣(約45萬令吉)治療兒子的白血病,包括向親友借貸及民眾的善款。
「我沒想到一個人能得兩種病,兒子每三個月複查一次,每次花費一萬元人民幣(約6000令吉),妻子也會在家裡串珠子貼補家用。」

謝哲熙上個月咳嗽發燒,到醫院打針做霧化治療。(受訪者提供)
謝向忠表示,當年有好心人李先生與《聯合晚報》數十名讀者發起籌款活動,籌得近3萬新元(約9萬令吉),才為兒子解決醫藥費,他感恩至今。
「我們至今仍與李先生保持聯繫,能遇到大家是兒子的福氣。」
李先生受訪時則表示,只想低調幫忙,看到謝哲熙如今狀況好轉, 大家倍感欣慰。「 我也感謝《聯合晚報》、莆田餐館、新中協會和參與籌款的所有讀者,望更多人可以深受啟發。
謝哲熙如今病情好轉,雖偶爾感冒發燒仍須到醫院做霧化治療,但有望在半年後停藥,並於明年開始上學。
「如果情況良好,他明年下半年就能上學了。雖然比其他孩子晚上學,但我們都很慶幸情況已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