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各位正在考慮換工作,那麼讀完這篇文章後,可能會找到新的職業方向。
最近,一位新加坡的持證水管工人坐下來和媒體《新明日報》談論了他的工作和前景。這位名叫Gary Tan的水管工人分享了他的經歷,他告訴說:他在完成南洋理工學院的學習後,開始在一所私立大學兼職學習工程。
8年前,他在找工作的時候偶然有機會加入了一家水管公司。決定放手一搏,加入了這家公司,從此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
Gary Tan說:回憶起他在進入行業兩年後開始學習取得執照的經歷。在他的公司支持下,拿到了他的執照。他說,做各種項目的水管工人,比如翻新工作和為個人單位做建築項目的水管工人,都不需要持有執照。因此,僱主僱傭的90%以上的水管工人實際上都沒有執照。
但是持有執照有好處。除了有更好的職業前景外,持證水管工人的收入是沒有執照的水管工人的兩倍多。
持證水管工人通常每月能賺到$6,000到$8,000新幣。而且,Gary Tan曾聽說過有人作為」持證」水電工工人每月能帶回家$12,000新幣。
如何成為「持證」水電工
想要成為持證水管工人的水管工人需要經過三個不同組織的六到九個月的培訓。
對於獲得執照的費用,新加坡公民在補貼後需要花費大約$1,000,但外國人需要花費大約$4,000。
因此讓水管工人取得執照對僱傭這些水管工人的公司來說也是一筆大開銷。
Gary也估計,新加坡工作的外國水電工人中,大約有一半的人都沒有執照。
儘管薪水和前景都很好,但Gary Tan透露,水電工行業仍然後存在人力不足的問題,這已經成為一個夕陽行業。他補充說,外國人是這個行業的主要工作群體。然而,由於外國工人的徵收費,公司已經開始整體上僱傭更少的外國人。除此之外,新加坡水電工人的平均年齡在50到60歲之間,這意味著這個行業面臨著老齡化的問題。他的一些70多歲的老同事仍然在做水管工人的工作。但是,許多年輕人由於對工作環境和薪水的擔憂,都不願意加入這個行業。
儘管新加坡的年輕水電工數量不足,但當局已經與新加坡水電工協會合作,試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從那時起,Gary觀察到加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的數量有所增加;參加協會培訓課程的年輕水電工工人的比例從去年的10%增加到了今年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