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又一地標,在不久後就要「徹底消失」了!
前天,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在出席一場記者會時宣布:
新加坡賽馬場用地將在2027年4月關閉,明年10月舉辦的第100屆新加坡金杯賽事,將是本地的最後一場賽馬。

圖源:Todayonline
在運營了漫長的181年後,新加坡賽馬活動即將走到歷史盡頭。
雖然聽起來小眾,但賽馬在新加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相當有市場。十餘年前,每逢賽馬日平均都有萬人到現場觀看。
和聖淘沙島的魚尾獅塔一樣,這個承載了很多新加坡人歡笑的娛樂場所,終究是抵擋不住歲月的的變遷......

圖源:klook
新加坡馬場即將關閉
未來這裡會建起新組屋!
據英蘭妮介紹,政府決定將賽馬場這塊地收回,主要考量是國家需要土地用於其他用途。而或許讓政府下定決心的原因,可能還是賽馬在新加坡日漸式微。
根據新加坡賽馬公會的數據統計,2010年的每個賽馬日,平均還有11000人到場觀看賽馬的人數。可到了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這個數字就下降到了約6000人左右。

圖源:Todayonline
之後,因為一些原因馬場關閉了一段時間,2022年4月才重新開放,到了那時,單日到場者更是進一步減少到大約2600人了......要知道,克蘭芝馬場觀眾席可是能容納3萬人的!
不得不承認,占地約120公頃的新加坡賽馬場用地,在這時候就顯得是那麼的「多餘」和「雞肋」,被收回用作他途看起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圖源:Viator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土地資源匱乏的小島國,那麼一大片地方的土地利用率有限也是新加坡無法承受的。
在談及未來這片土地的發展時,英蘭妮說政府將在土地歸還國家後另行規劃。最終,在完成相關評估和研究之後,國家發展部將針對地段的用途計劃再做宣布。

圖源:AsiaOne
目前,政府已經針對這個面積約200個足球場大小的地段有了初步想法,主要是想用於建造住房,另有一些地段則考慮也會考慮用作其他用途,包括娛樂和休閒。
但不管如何,這一片土地將和新加坡北部地區發展計劃,比如兀蘭關卡重新發展工程以及林厝港的高科技農業食品區相結合。
畢竟,兀蘭和林厝港之間的地區目前還存在大片原始森林(其中有不少軍事禁區),能用來規劃住宅區的地段其實並不多。

圖源:Singpaore Turf Club
當然,除了土地以外,當局現在急需解決的,還有新加坡賽馬業從業人員的安置工作。
新加坡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發布了聯合文告表示,在這段過渡時期,當局將與新加坡賽馬博彩管理局和新加坡賽馬公會,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和機構合作,確保他們各自的需求獲得解決,以確保平穩過渡和賽馬公會的順利關閉。

聯合文告截圖
其中,350名賽馬公會員工,將在人力部的監管要求和指導原則下分批離職。
所有人都將依舊服務年齡獲得各自的裁員配套,為了幫助這些人順利找到工作,政府也將為他們提供諮詢、轉換工作援助、個人職業指導和技能培訓課程等援助。

示意圖,圖源:HRM Asia
至於700多匹賽馬,賽馬公會也會提供馬匹維護和出口方面的支持。賽馬場租戶和馬匹代養場的業者,賽馬公會將繼續履行其現有的合同,直至政府更新土地使用計劃為止。
啟用於1842年,新加坡馬場的歷史曾經很輝煌,上世紀70年代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還曾到訪過這裡,但最終還是因跟不上時代潮流逐漸被拋棄。

圖源:Singpaore Turf Club
都知道,新加坡日新月異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規劃。每隔一段時間,政府就會告知民眾最新的發展規劃。
2019年,新加坡市區重建局推出了一份新加坡未來10年-15年發展藍圖,在這個總體規划下,新加坡全島都將進行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份總體規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新加坡政府會順應時代變化對未來規劃做出一些調整和補充。
在政府的設想中,未來50年新加坡人會住得更舒適、更深情。
新加坡最新規劃出爐
這些地方將迎來大改變
去年6月6日,URA再次拋下了一個「重磅炸彈」,一份50年長期規劃藍圖,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總的來說,未來新加坡將打造集中生活、工作和娛樂的生活環境,提供更具靈活性的住房和工作空間選擇。
總格局如下👇

圖源:URA
(藍色)四大區域中心:市區、淡濱尼、兀蘭、裕廊湖
(粉色)多個工業區
(藍綠色)三個商業辦公區
(灰色)樟宜機場和大士碼頭
具體還有以下亮點👇
【1】在空軍基地建新市鎮
新加坡又要有新市鎮了,目前的巴耶利峇空軍基地將在2030年搬遷,將騰出約800公頃土地。
而且這個新鎮面積相當大,是大巴窯的5倍!

圖源:URA
根據早期的概念,該地將被改造成一個新一代的城鎮,提供新住宅、新工作和新生活方式。

現有的基礎設施,如前客運大樓、控制塔、機場機庫、跑道、掩體和其他歷史建築,可以利用進行改造,使其成為城鎮標誌。
比如空軍基地3.8公里長的跑道可能會變成一個主幹道~

圖源:海峽時報
未來的跨島線也將穿過該鎮。跨島線將是新加坡最長的全地下地鐵線,連接裕廊湖區、榜鵝數碼區和樟宜商業地區。
以後巴耶利峇空軍基地新鎮,預計會很方便,也會很受歡迎!
【2】更多公園和休閒娛樂
市建局表示,首先南部島嶼可以用來試點新的娛樂和旅遊概念,如自然和遺產學習之旅、低影響的生態住宿和休閒活動。
悄悄說一句,小編早就覺得南部幾個島嶼應該再開發一下~

圖源:Klook
在未來的幾十年里,聖淘沙和布拉尼島將被改造成休閒和旅遊聖地。
其他正在籌劃的新景點包括:擴建濱海灣和聖淘沙的綜合度假村,新的萬態野生動物保護區和裕廊湖區的新旅遊開發。

小黃人樂園動工,圖源:RWS
【3】五條特色「情感保留」走廊
市建局還宣布五個新的特色「保留情感」走廊--每個都有獨特的街道景觀、歷史遺產和體驗!

圖源:URA
鐵道走廊(Rail Corridor):西部24公里鐵路走廊
南部山脊及海岸(Southern Ridges and the Coast):大南部海濱的10公里沿海長廊
湯申-加冷:向北延伸的湯申-加冷走廊
內環(Inner Ring)走廊:貫穿錫安路至馬里士他和勞明達的不同社區
東部歷史路線:經由芽籠路和樟宜路,延伸至東海岸
這些走廊將用城市化設計保留並加強廊道的獨特性,同時也將改善步行和騎行的體驗,旨在強調地方的獨特氣質,並保護國家歷史遺產。

圖源:海峽時報 【4】 四條新的自然走廊 在國家公園管理局研究出新加坡主要的生物多樣性區域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之後, 確定了Khatib、Kranji、Lim Chu Kang和Seletar的四個新的生態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