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癌末女跨國見老父、助孕婦回家 新馬兩地人民封鎖下的暖心互動

2020年05月23日   •   2萬次閱讀

新馬邊境已相繼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但不乏感動人心的人道救濟。

作者 李國豪

2019冠狀病毒疫情暴發後,許多平日習以為常的事情不再理所當然。

原本人員流動頻繁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交界,因兩國相繼採取限制措施,不再如過去一般能輕而易舉地跨越。

一夕之間,親人分隔兩地、孕婦無法歸國待產、為了生計不得骨肉分離的無奈都因新馬兩地來往深受疫情衝擊,不復以往便捷而湧現。

但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民間仍有許多團體和人士努力著,試圖在冰冷的政策規定下注入些許人性的溫暖。

「規定不外乎人情」,以下幾則小故事就是最美的詮釋。

癌末病患返馬與老父相聚

一名在本地治療多年的癌症女病患在辭世前,完成了回返馬國家鄉與年邁父親見面的心愿。

來自馬國峇株巴轄的唐麗娟(46歲)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在本地任職會計師的她7年前被診斷罹患卵巢癌後停止工作,並一直在本地接受治療。

馬國《東方日報》報道,唐麗娟的病情在今年2月惡化,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及肝臟。

由於馬國3月開始實施行動管制令,唐麗娟與馬國的家人已多個月無法相見。

唐麗娟的妹妹唐麗君坦言,醫生已告知家屬其姐姐隨時都有可能離世,而病重的唐麗娟一直有個心愿,希望自己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能見見在家鄉的年邁父親。

但由於馬國目前規定返國公民必須接受14天隔離,已是癌症末期的唐麗娟恐怕無法依循這一模式回馬。

於是在柔佛州士都蘭州議員曾笳恩、馬國駐新加坡最高專員署以及新馬兩國醫院等各方的努力下,唐麗娟(20日)成功在新加坡完成冠病檢測,並在主治醫生的醫藥報告等文件支持下獲准回國。

(21日)下午2點,唐麗娟從新加坡伊莉莎白醫院由救護車再送至新山關卡,再由當地另一台救護車接力,最終成功於下午4點15分抵達峇株巴轄政府醫院,和她77歲的父親唐瑞裕相聚。

今天傍晚,唐麗娟在家人的陪伴下,不留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唐麗娟在兩國救護車接力載送下安全回到老家。(曾茄恩面簿)

新馬年邁苦命鴛鴦受困新山獲好心人收留

81歲的陳繼皓和71歲的李順妹是一對結縭多年、膝下無子的老夫老妻,丈夫是新加坡公民,妻子是馬國公民的事實,讓這對夫妻在新馬兩國相繼實施限制措施後陷入「誰也放不下誰」的困境。

根據馬國《中國報》報道,李順妹並非新加坡永久居民,甚至連可以配偶身份申請的眷屬准證(Dependent’s Pass)也沒有,導致李順妹無法在馬國行管令期間和陳繼皓一起離開馬國前來新加坡。

陳老先生表示自己無法將妻子獨自留在柔佛新山,因為「沒有人照顧她」。兩人在新山的一家廉價酒店滯留了兩個月,並且因為沒有收入而拖欠了超過2500令吉的住宿費。

兩老因為盤纏用盡而被迫拖欠住宿費。(曾茄恩面簿)

兩人的困境經社交媒體傳播後,很快獲得了善心人士的慷慨相助。

新山百貨布匹商公會協助將新山報館街一間店屋的二樓空間騰出,給兩夫婦作為臨時住宿。

據報道,該單位由新山百貨布匹商公會出租給樓下的嵩林海鮮美食中心業者,而該經營雜菜飯生意的業者也在得知兩老情況後答應免費讓他們暫時住下,同時也承諾為他們提供免費三餐。

此外,柔佛州士都蘭州議員曾笳恩也在面簿指出,經過協調後,一名新加坡籍善心人士莊燕華也答應協助兩老結清他們拖欠廉價酒店的費用。

陳繼皓夫婦在善心人士的協助下找到了落腳處。(曾茄恩面簿)

七噸母乳大作戰

由於擔心自己可能把病毒帶回家裡,也因為擔憂在兩國都實施限制措施後,返回馬國後可能因短期內無法再入境新加坡而失去工作,許多在本地工作的馬國客工被迫和自己剛出生的寶寶分隔兩地。

世上只有媽媽好。儘管分隔兩地,這些媽媽們依舊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喝到天然的母乳。

滯留在本地的媽媽們於是開始創設群組聯繫彼此、自行尋找物流公司以及向馬國當地的州議員求助,以讓新鮮的母乳能順利跨越國境,運送到馬國各地讓自己的小孩有奶喝。

身在新加坡的馬國媽媽們通過物流公司將自己的母乳送到馬國的孩子嘴裡。(路透社)

根據《馬來郵報》報道,至今已有四趟,大約七噸來自200名母親的母乳從新加坡運抵馬國。

至今已有多達7噸的母乳已從本地運送至馬國各地。(曾茄恩面簿)

曾茄恩告訴路透社,疫情帶來了新常態,馬國移民局、農業部和衛生部等單位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大陣仗的母乳運輸,但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都非常樂意協助。

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對嬰兒的免疫系統也多有益處。更重要的是,母性的光輝沒有在疫情的籠罩下相形失色。

臨盆在即孕婦獲安排專車返馬

4月27日,一名馬國孕婦帶著2歲幼子徒步跨越新柔長堤前往新山的畫面震撼了無數網民。

從馬國實施行管令開始,穿梭新馬兩地關卡的公共巴士便停止了一切服務。馬國當局也限制每日通過新柔邊境前往當地的人數不可超過400人。

該名馬國孕婦梁曉琳在她兒子於本地的社交訪問准證即將逾期且無法延長的情況下,只得挺著大肚子在烈日當空下過橋,最終耗時40分鐘平安抵達新山關卡。

馬國孕婦梁曉琳拍下了兒子在長堤上步行回國的照片。(梁曉琳)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個例子,由於外籍人士在本地生產和坐月子的費用高昂,許多有孕在身的馬國客工在預產期將近的情況下,也必須儘快回馬。

幸運的是,她們在馬國駐新加坡最高專員署、新加坡和馬國聖約翰機構、新馬接駁公車運營商Causeway Link及當地議員的協助下,得以搭乘專門公車回返馬國。

聖約翰機構人員為準備登上巴士的孕婦和小孩測量體溫。(曾茄恩面簿)

專車在救護車的護送之下出發前往馬國。(曾茄恩面簿)

同樣受惠的還有一批在新加坡探親的馬國長者及其他弱勢群體,他們之中有人由於社交訪問准證無法再延長而必須回國。

在各種協調安排下,這批年長者和弱勢群體得以在交通停擺的當下,乘搭專用公車回國。

在5月2日第三批通過專車回返馬國的50位孕婦當中,一名孕婦成功於5月5日在新山中央醫院剖腹生產,誕下可愛的小寶寶,也應驗了疫情難掩人性光輝!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985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